BCH:比特币都没有融资,你凭什么融资?

一、比特币竟然没有融过资比特币,我们可能都太熟悉了,以至于我们都很少提到或者注意到这么一个事实:比特币从0开始,发展到今天2000多亿美元的市值,整个过程是没有对外融资的。你不觉得这是个很神奇的现象吗?比特币号称是数字货币之首,市值巨大,链上交易量也巨大,用户遍布全世界,但是它整个发展过程竟然没有向外界融资一分钱?那么问题来了:绝大多数数字货币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受了比特币的影响,很多项目是对比特币的简单模仿,有些项目甚至是直接copy的比特币的代码,即使不是原样的copy也都或多或少用到了比特币某一种或几种底层技术,如果比特币都没有融资的话,这些项目凭什么融资呢?二、比特币为什么没有融资?我们先来看看比特币为什么没有融资?从结果来看,比特币没有融资也发展到今天如此壮大,说明了融资对它而言并不是必需的。另外,比特币是跨时代的产品,当时提出来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理解比特币背后的技术和理念。中本聪把比特币白皮书的思路发在论坛上之后,也受到了很多同时代极客们的批评和质疑,其中就包括EOS的创始人BM。天才如BM当时对比特币都有如此多的质疑,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即使到了今天,还有好多人,包括一些主流的投资机构,都无法理解比特币的价值。所以,如果在当时比特币要找外界融资的话也存在一些困难。当然了,以中本聪的能力,如果他想要融资的话,应该也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毕竟好多比比特币垃圾的项目都能获得融资。但是他仍然没有选择融资,所以更合理的解释是:要么是中本聪认为比特币不需要融资,要么是他觉得比特币不适合融资。现在的事实已经证明了比特币没有融资也能够做的很好,那么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是:比特币是不适合融资吗?如果比特币当时有融资的话,现在会不会发展的更快更好呢?三、比特币融资会不会更好?比特币发展到今天,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交易速度、区块大小、手续费、网络拥堵、分叉等,而且比特币从2008年出现,到今天已经发展超过10年了,10年才有今天的世界货币地位,而且仍然在遭受着主流世界的不理解和排斥。那么,如果比特币当时有对外融资,一方面发展资金上得到补充,另一方面大家集思广益,比特币的开发速度会不会更快?迭代效率会不会更高?初始设计理念会不会更完善?分叉问题会不会得到提前的预防呢?对矿机的专业化集中化这些问题会不会考虑的更加深入呢?虽然老话说人多力量大,但是就比特币这件事来看,还真就不一定。跨时代的伟大产品往往只能出自于天才之手,普通的投资人根本就无法理解它,即使是传统投资的股神巴菲特,不是到了今天也仍然不接受比特币吗?我个人认为,比特币更适合像中本聪这样的天才独立创作,他们具有所有应该具备的知识,同时也有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他们以一己之力创造出来的比特币,反而更加完美。如果真的有多个人参与讨论,或者说有多个合伙人每个人都有发言权的话,那项目反而很有可能迟迟无法落地,或者落地成四不像。当然了,虽然目前认为比特币是中本聪一个人的设计,但是他在设计过程中也参考了其它前人的工作成果,在设计过程中也经常在论坛上与哈尔芬尼这些同样是顶级大神的人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特币也是汇集了很多人的智慧。好的,我们暂且认为比特币更适合天才独自设计,那么在运营宣传上,如果资金多一些会不会更好一些呢?像那些互联网项目一样广泛宣传,获取流量,迅速抢占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呢?四、比特币不适合融资A、从运营角度,中本聪消失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维基百科开始接受比特币的捐赠,用中本聪自己的话说:维基百科捅了马蜂窝,现在一大群马蜂向我们飞来,如果我们能在其他场合能够得到这样关注就好了。为什么维基百科接受比特币捐赠之后中本聪要消失呢?一方面这个时候比特币已经开发的比较成熟了,也有了第一批的种子用户在正常使用,更重要的是当比特币维基百科接受比特币支付之后,会使得美国政府开始把注意力发展而放到比特币上,对比特币形成很强大的绞杀作用,甚至中本聪的个人安全也会得不到保证,所以才会选择这个时候离开。也就是说,对于比特币这种能对政府权力形成极大影响的产品而言,在项目没有成熟之前引起过多的关注并不是好事,所以融资用于宣传就不用想了。B、从技术角度,上面我们是从运营宣传上讨论比特币适不适合融资,那么从技术角度来说,如果比特币有融资,组个开发团队,会不会比特币开发的更快,节约更多的时间呢?目前的数据显示,最原始版比特币客户端,即由中本聪发布的第一版源码,该客户端包括大约16000行代码,我不是编程专业的,但是据说16000行代码只能算是小项目。而且,虽然比特币的产生花费了中本聪很大的心血,但是用他自己的话说:编写代码的过程并不是很复杂,最困难的事情在于设计和思考。为了设计出比特币的原型,中本聪花了很长时间积累,他既需要有足够多的计算机知识,也要有足够多的密码学知识,还要有货币、宏观经济、博弈论这些方面的知识。而且他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之前已经有一代一代的人开发出了很多电子货币的原型,虽然最终失败,但是为他提出了比如POW等很多可行的理论支持。思想这个东西,是别人无法代劳的,你就是组N个技术团队,可能也无法让比特币的产生提前一天。C、比特币本身就是钱除了运营和技术上的问题,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问题:比特币本身就是钱,那你还要怎么个融资法?既然你本身就是钱,如果你还需要借助法币发展,那么别人会质疑比特币存在的意义在哪?这个问题并非比特币所独有,现在有很多项目,打着数字货币的旗号来进行融资,他们也需要思考这个问题。另外一方面,很多项目代币由于流动性好,生态丰富,使用范围广,实际上也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货币的属性,那么你们真的适合融资吗?这都是很有意思的问题。五、其它项目真的需要融资吗?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比特币都不需要融资,那么其它项目真的需要融资吗?这个问题容易引起争议,尤其是那些融过资的项目方可能会有很大的意见,所以我不如就先说我的结论:项目与项目不一样,有些项目不需要融资,有些项目需要融资,或者说融资后能够发展的更快更好。研究哪些项目适合融资很难,我们不如反过来,研究哪些项目不适合融资。融不融资其实只是个表面现象,背后还有更加深沉的原因——区块链是一个讲究分布式共识、讲究去中心化的行业,分布式共识意味着多方参与,去中心化意味着没有人能够对项目起到决定性作用和影响。但是融资这件事,相当于别人把钱给我,我出让一部分权力给对方,而且大部分时候出让的都是发言权和决策权。所以,真正的原因是:融资这件事,和去中心化在某些方面是矛盾的。六、融资与去中化的矛盾去中心化讲究共识,什么叫做共识呢?从技术上讲,就是分布式环境下,数据的一致性。以比特币为例,从实践当中可以看出,真正在技术上决定比特币共识的是算力,以及算力背后的矿机、矿场。谁的算力强,谁的话语权就强,谁对共识的影响力就大。在比特币的共识价值观当中,算力是最重要的东西,持币本身并不具有任何的权力。但是,在传统的融资体系内,融资对应的是股权、股份这一套逻辑,谁的股票多,谁的股权比例比较大,谁的话语权就比较大。那么一个有融过资的去中心化项目,到底该听谁的,到底谁说了算?这是一个问题,也是去中心化和融资的矛盾所在。当然,这个问题并非无解,随着区块链的发展,随着共识机制的完善,随着社会对Token背后权益的定义越来越标准化,这个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答。只不过在行业早期,比特币选择了比较简单的做法,就是完全不融资。七、什么项目可以不用融资?时代在发展,项目在与时俱进,不是所有项目都需要有比特币这么强的去中心化程度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需要像比特币有这么强的抗审查性,社会需求多种多样,而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满足市场需求。而且,比特币的功能算是比较简单的,就是一种点对点的电子货币,而货币的功能也比较简单,主要就是交易、转帐,所以开发的工作量可能不算大,一个人也能应付的过来。一方面功能简单,一方面出于去中心化的要求,比特币更适合“冷启动”——即不需要融资,不需要宣传,无论是运营上还是技术上都靠自身的积累向前发展。除了比特币,区块链行业内还有很多对去中心化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其实都不需要融资,更适合“冷启动”,慢慢的发展,慢慢的积累。但是,除此之外,有很多区块链项目要实现的功能则要复杂的多,这样他们需要开发对接的东西更多,工作量也更大。对于这些项目而言,如果要迅速发展、迅速落地的话,也许接受融资会比较好。只不过在每次融资之前需要想清楚,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融资?每次融资我们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这些付出对我们的项目发展会有什么影响,比如说会对去中心化程度有什么影响,对生态内各个参与者的利益有什么影响?八、先有价值,还是先有价格?融资还是不融资?热启动还是冷启动?仍然不是这个问题的本质。问题的本质是:区块链项目的代币,是要先有价值?还是要先有价格?刘昌用老师曾经说过:“区块链的本质是分布式共识”。分布式共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以开源的形式把全社会的智慧、人才、能力都集中在了一起,来推动项目的完成,即使不依靠融资,有了这些智慧、人才、能力的积累也能把项目慢慢的做起来。当然,他们的参与并不是完全免费的,我们对他们也会有代币的分发,正如比特币早期参与挖矿也会有BTC发放一样。只不过,这个时候发放的BTC是没有价格的,严格来说是只有价值没有价格的。虽然这个时候只有价值但是没有价格,前期的开发者靠兴趣、热爱和眼光参与到项目当中来,但是随着项目的发展,随着项目上积累的智慧、能力、功能、生态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价值积累超过了某一个临界点,这个时候代币就会产生价格。这时的价格是自然产生的,而不是由上交易所由二级市场强行催生出来的。有了价格之后,激励作用更加明显,项目的价值凝结会越来越多,发展越来越加速,这样形成这么一个有机的循环。而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义务贡献价值没有获得收益的开发者、参与方,这时才获得真正可以变现的激励,他们之前付出的价值才得到反馈,他们承担了风险,付出了劳动,现在获得了收获。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本质的不同,我们称之为区块链项目与传统项目发展理念上的不同——我们认为,区块链项目更倾向于先赋予项目价值,然后再赋予项目价格,而不是像现在的正好反过来,先赋予项目以价格,再赋予项目以价值。先有价值,后有价格!价值催动价格,而不是资金催动价格!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项目,一定是由内在价值驱动使项目有价格,最初的内在价值来源于各个生态方的贡献,而不是来源于币价的激励。这种走传统投资靠交易所驱动出来的价格的项目,都需要反思这一点。九、比特币都没有融资,你凭什么融资?现在很多项目走的都不是这样的道路,他们是先有一个想法,然后写一份白皮书,然后就开始用白皮书融资了,有些项目甚至白皮书都没有就要开始融资。而现在如此众多的区块链项目,拥有着庞大的区块链技术团队,号称每个月在github上面更新多少多少代码,但是甚至连产品都还没做出来,有些做出来的产品原型也很少人使用,根本就是所谓的“空气币”。这些项目太操之过急了,而且一旦你进入融资模式,实际上就走入了传统金融的模式,这时就需要承担融资的责任,执行融资的义务,在某些时候还要承担非法集资的风险,而不管你是以点卡还是以通证还是其它形式融资,也不管你在合同里面把责任撇的多么清楚。对于这些公司,其实需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比特币都没有融资,你凭什么融资?”-END-作者:蒙特卡洛,区块链研习社特约作者。声明: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块链研习社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数据:上周比特币日均费用总额达到1780万美元/天:金色财经报道,据区块链分析公司Glassnode披露数据显示,随着比特币的mempool的网络交易拥堵达到白热化状态,交易费用压力急剧增大,在历史上只有5次每个区块支付的平均费用超过了区块奖励。随着对比特币区块空间需求的迅速增加,每天支付的美元费用总额几乎创下了历史新高,最高达到1780万美元/天。此外发送普通比特币交易的成本也达到了极高水平,包含一笔交易的区块所需的费用中位数和平均值分别达到了20.17美元和30.80美元,矿工收入中与费用相关的部分占比达到了11.5%,与2017年和2021年牛市时期的高位水平相符。[2023/5/23 15:20:10]

Blockstream前首席执行官:杠杆交易者们会首先抛售比特币以确保自身安全:6月21日消息,前 Blockstream 首席执行官 Samson Mow 在接受 Blockware Intelligence 访谈时提到,比特币近期的下跌主要源于杠杆交易者逼迫出售比特币,因为比特币是最有价值和流动性的资产,被清算者首先需要卖出流动性最好的资产以确保其安全性。而另一方面,可以看到以太坊的下跌幅度要大于比特币。[2022/6/21 4:42:40]

摩根溪创始人:比特币从未被黑客攻击:7月16日早间,摩根溪创始人Anthony Pompliano发推文称,Twitter被黑客攻击,比特币从未被黑客攻击过。[2020/7/16]

数据:CME比特币衍生品未平仓合约创新高:最新官方数据显示,由于期权需求的增长,CME比特币衍生品未平仓合约达到历史新高。据悉,CME衍生品交易发展势头良好,在上周五到期的10亿美元比特币期货合约中,CME占了近3亿。(Cointelegraph)[2020/6/25]

Coinbase推出比特币交易批处理功能,可将费用减少50%以上:Coinbase宣布推出比特币交易批处理功能,同时支持Coinbase Pro 。该功能允许将多笔交易合并成一个进行处理,有助于减轻比特币网络的负载,增加区块空间,将网络负载和交易费用降低 50%以上。Coinbase不是首家启用比特币交易批处理的交易所,根据CoinMetrics的说法,Kraken、Bitfinex、Shapeshift等其他交易所也已经提供了此功能。[2020/3/13]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5:29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