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为何各国央行对比特币无动于衷,却对Libra如临大敌?

编者按:本文来自巴比特资讯,作者:海伦,星球日报经授权发布。比特币问世十年,虽然受到监管的普遍关注,但没有哪个国家认为它会动摇本国法币的地位,并安心给予它“加密资产”的合法身份。而与之相对应的Libra,白皮书推出仅3个月,尚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就已经迫使整个货币和金融世界万分紧张,如临大敌。从定位上来讲,比特币和Libra皆有“世界货币”的远大理想。2008年,中本聪在白皮书中将比特币定义为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2019年,Libra白皮书中写到,Libra的使命是要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从市值上来讲,比特币目前总值1853亿美金,超过韩国、巴西、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的本国货币,成为全球第11大货币。而Libra背后的Facebook自带27亿跨国界用户,也就是说平均每个用户只要持有100美金,体量就可以超过比特币。但各国央行对于比特币和Libra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以欧洲央行为例,其官网对于比特币的介绍中,否认了比特币是一种货币,而将其定义为一种投机性资产。因为“没有人为它背书;不是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支付方式;用户是不受保护的;波动性太大。”反观对于Libra的态度,刚被提名为欧洲央行主席的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表示:“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任何东西,不管是被称之为加密、资产还是货币,它们都在撼动整个系统。”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YvesMersch也表示:"Libra可能削弱欧洲央行对欧元的控制,通过影响欧元区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如果币圈有鄙视链的话,大抵完全相反,应该是比特币>山寨币>平台币>稳定币。原教旨主义信仰者通常认为,比特币是秉承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思想的现实映射,是密码朋克不懈努力后的成功试验,更是货币史上百年来的伟大创新。而Libra,却是数字货币中最不具创新性的稳定币,唯一的亮点仅仅是它的发起机构为社交巨头Facebook。既然两方各执一词,观点反而不重要,其背后的视角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身为区块链行业的记者,笔者希望跳出庐山外,站在各国央行的立场上,看看他们衡量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广泛的支付手段?

消息:摩根大通报告解释ETH为何会跑赢大市场:4月28日,加密交易所Gemini商业开发部门亚洲地区主管Eugene Ng在推特上发布消息称,当华尔街的银行开始使用像ETH这样的竞争币时,您就会知道我们很快就会进入竞争币季节。他推文中还包括了一种来自摩根大通的截图。该截图来自摩根大通于4月27日发布的《北美固定收益策略》报告,该部分讲到了ETH为何跑赢大市场。[2021/4/28 21:08:22]

2010年5月22日,有位饥饿的程序员LaszloHanyecz在美国用10000个比特币购买了价值25美元的2个“棒!约翰”披萨,促成了比特币历史上的第一笔交易。随后几年比特币一直在拓展支付场景,根据Coinmap数据,截至今年7月,全球接受比特币的平台超过了1.5万个。今年9月,就连全球第二连锁餐饮企业德国汉堡王也宣布接受比特币支付。显然比特币是可以用于支付的,但如今却没有多少人真的愿意用比特币支付。在Libra听证会上,参议员ChrisVanHollen发表了对BTC的看法:“BTC的波动性导致它实际上并不会被广泛使用,而Libra倒是可能被广泛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也在得到课程中直言:“币值波动过大,一直是加密资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把它们的影响力限制在了它们的小圈子里。Libra的意图很明显,它希望吸引更多人来使用,而不仅仅是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另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是性能。区块链的可扩展性比较差,决定其性能的不仅是算力,还有带宽。分布式账本的架构使得它会被处理能力最低的那个节点所限制,同时带来存储的问题。穆长春表示:“Libra采用的不是纯粹的区块链技术,而是一个混合式的架构,所以它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区块链加密货币。也正因为这样,它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支付工具。”比特币10分钟的确认速度广受诟病,随着技术的发展,也有很多公链声称达到上万TPS/s的性能。与之相比,穆长春透露央行曾运行Libra代码后发现,其性能最优为3万TPS/s,虽然这对于用于支付的货币来说仍然不够好。但这使得在央行官员的视角里,比特币不被视为法定货币的竞争者,而Libra则具备这样的可能性。能不能被更好的监管?

动态 | 澳本聪回应江卓尔“为何不了解Base58 编码”:我想通过 Base58 来误导听众:江卓尔和澳本聪在昨日辩论上,江卓尔问澳本聪名:为什么在销毁(burn)地址中使用 X 而不是 0。中本聪发明了用于这些地址的 Base58 编码模式,中本聪有意地排除了看起来相似的数字和字母,比如零和字母 O。为什么您会不了解中本聪发明的Base58 编码?

澳本聪(CSW)回应称,这是我的代码。我想通过 Base58 来误导听众,想让人们以为我不了解比特币。实际上 Base58 和交易无关,它只是钱包的实现方式,checksum 是钱包层面的东西,它是钱包交易时用来验证的东西,它并不存在比特币网络上。[2019/7/24]

全球有123个国家认为持有和交易比特币是合法的,另有35个国家认为这是非法的。尽管全世界央行视Libra为威胁,但其合情合理合法。这就是监管层面上,Libra和比特币的重要区别。法国是旗帜鲜明反对Libra的国家之一,称其对货币主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并敦促欧盟出台相关禁令。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BrunoLeMaire言辞激烈的表示:“我要确保Facebook的Libra项目不会成为可以与国家货币竞争的主权货币。因为我永远不会接受公司成为私人王国。”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没办法说Libra是非法的,能否被监管又是另一个问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没有任何一家机构可以站出来对此进行监督。我们无权将那些适用于银行的隐私规则应用于Facebook或Libra。”他还说:“在我们目前的监管体系中,显然根本不存在我们所需要的东西。”由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组成的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总结中也提到:“G7财长和央行行长承认,虽然金融领域里的创新可以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但也可能带来风险。因此他们一致认为,目前正在开发的稳定币和其他各种新产品,包括覆盖全球和具有系统性的Libra等项目会引发严重的监管和系统、以及更广泛的政策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此类项目实施之前得到解决。”各国监管没办法制止Libra,它们不能像对待比特币一样,简单定性它是非法的。因为Libra打着普惠金融的大旗,并积极拥抱合规,这迫使监管主动给出合法路径。正因如此,各国央行只能频频表态,希望大家能保持一致的审慎态度,阻止其推出。会不会动摇金融系统?

韩国金融消费院:政府为何不对自己的无能进行反省反而打压加密货币市场:7日,韩国金融消费院表示很难理解为什么政府没有对加密货币政策的失败或自己的无能进行反省,反而一直在用权利打压加密货币市场。[2018/3/7]

纵观这些年各国政府针对比特币的监管,主要分为3个维度,一是ICO和交易所,主要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二是对于、暗网、避税等违法交易的监管;三是对于持有、交易比特币的个人、机构及矿场的税收问题。对比来看Libra,监管的担忧既有重合又有衍生:一是对于主权货币的担忧。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表示:“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改变游戏规则。当变革来临时,不应该用一种货币霸权来替换另一种货币霸权。”二是对于Libra可能被用于、暗网、避税等违法交易的担忧。美国财政部长StevenMnuchin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已被利用来支持数十亿美元的非法活动,如网络犯罪、逃税、敲诈勒索、勒索软件、和人口贩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表示:“Libra可能会对隐私、、消费者保护、金融稳定等问题产生影响。这些担忧应该得到彻底和公开的解决。我们希望加密货币的创新能够以安全和健康的方式进行。”三是对于其商业模式可能扰乱金融系统稳定的担忧。刚被提名为欧洲央行主席的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表示:“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任何东西,不管是被称之为加密、资产还是货币,它们都在撼动整个系统。我们不想动摇这个系统,这样我们会失去必需的稳定性。”德国央行行长JensWeidmann也警告称:“稳定币可能破坏银行的存款吸收能力及其商业模式,这可能会扰乱银行交易和金融市场的中介”。由此可见,对比特币出手的主要是各国金融监管部门,他们把比特币当作投机标的,防范于未然。而对Libra发声的是各国央行,将其视为主权货币的竞争者,威胁似乎就在他们眼前。

韩国监管态度为何急转?或不敢与趋势对抗:不到一个月前,韩国司法部长表示,政府部门正在准备一项针对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法案,财政部长和金融监督服务主管认为数字货币交易是“巨大的投机”,“泡沫注定破裂”。而本周,韩国金融监督机构(FSS)主管Choe Heungsik扭转态度,表示当局希望促进数字货币交易的健康发展,政府应更多关注正常化,不是加强监管。分析文章认为,韩国政府可能意识到,与其对抗这一趋势,不如将其变成一个有利可图、但受到监管的行业。就像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对的管理方式一样,韩国可能希望成为数字货币的区域性交易中心,为国外投资者提供服务,同时出台更多限制本地居民交易活动的规定。[2018/2/23]

美国“韭菜”跑步进场 美国70岁买家不知比特币为何物:据报道,美国70岁的比特币投资者Rita Scott在孙子的帮助下卖掉了她的比特币,短短几周赚了45%的收益率。在这之前,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比特币,还以为是硬币。而在美国,有很多人甚至想刷信用卡来买比特币。[2017/11/30]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7:93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