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币圈“辛德勒”名单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讲述了一个原本贪财、好色的“投机商人”辛德勒,在目睹了惨绝人寰的犹太人大屠杀后,通过贿赂纳粹官员,雇佣1100多名犹太人在他的工厂工作,使他们免于战争屠杀的故事。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时势造英雄。这要是和平年代,辛德勒可能仅是个唯利是图的奸诈商人,雇佣最便宜的劳工,攫取更大的利润,个人私生活还不检点,想必也会被人嗤之以鼻。然而战争年代,在犹太民族危难之际,辛德勒的人性善良被激活,倾尽一切家财去挽救那些无辜的生命,最终还因未能救出更多的人而泪流满面。辛德勒的义举会永远被犹太人铭记在心,有人敲下金牙打制了金戒指送给辛德勒,上面写着“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世界”。无独有偶,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同样视钱财如命的“代购”贩子程勇,在白血病患者对生命的渴望中,人性的光辉散发,成了千金散尽的救世英雄。他们原本都是唯利是图的市井商人,但最终都绽放了人性的光芒,赢得了世界排山倒海的尊重。德国人辛德勒走上了法西斯的审判席,代购贩子程勇也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但他们都超脱了“法律”的边界,成为被世人尊重的“好”人。在区块链技术爆发的前夜,一批早期下海吃螃蟹的人也借助1CO模式快速赚取了大量的财富,逆袭实现了财富自由。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被冠以“割韭菜”之名,尽管难以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却被永恒摁上了道德制裁的“断头台”,成为永无翻身之日的“奸”人。

证券日报:监管整顿潮起 币圈矿圈强监管时代来临:6月8日,证券日报刊文“监管整顿潮起 币圈矿圈强监管时代来临”。文章表示,5月中旬以来,为防范金融风险,监管部门的政策文件接连发布,直指加密数字币市场乱象,进一步加强对加密数字币的监管和规范。在强监管下,加密数字币交易、挖矿行为被进一步的规范和整顿。业内有不少专家认为,5月份接踵而来的重磅监管手段,不仅能让投资者充分认识到比特币等加密数字币的本质和风险,也让投资者不再盲目参与任何形式的交易、炒作活动,从而更好地维护了金融秩序的稳定。[2021/6/8 23:19:30]

01币圈“边控”名单

最近,网上流传一份“币圈边控名单”,包括币安一姐何一,波场孙宇晨,节点资本杜均,链上科技钟庚发,虎符王瑞锡等等,几乎囊括了业界所有知名的大咖。名单的上的人几乎涉及数字资产生态的各个环节,包括:交易所、钱包、投资人、公链、技术外包服务商、媒体等。仿佛到了币圈秋后算账的时刻,许多币圈人开始人心惶惶。

如果以是否发币为名审判,很多项目都把发币主体迁移到了海外,无从指控;如果以是否“割韭菜”为名审判,“割韭菜”本身就是一种金融市场行为,更无法取证;如果以是否“暴富”为名,这显然有点零和博弈的韵味,没人能证明韭菜们的血亏就是被他们收割了。这倒是抛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这份名单上币圈人士的“成功”,是源自区块链技术时代的红利,还是挥着大镰刀啃食人血的馒头?这个问题本应由“法律”界定,但数字资产市场监管比较难切入:1、数字资产的法律界限模糊,积分或者是商品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只是肯定不是“货币”,但在津巴布韦这样纸币严重通胀的小国家其流通价值已远超本国法定货币;2、数字资产为匿名化的数字代码,很难追溯查证,即使是追到相关地址只要对方不承认或交出私钥就很难对号入座;3、数字资产普遍在全球范围内流通,不属于任一一个主权国家管控,在一个国家受到强监管,换一个国家同样能枝繁叶茂。所以,很长时间内,数字资产市场都是任其野蛮生长的,时至今日竟已发展壮大为超2000多亿美元市值的超级大市场,其市场秩序和规则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有一个“代码即法律”的共识支撑着人们前仆后继的涌入。目前对于数字资产市场的评价有正有邪,并没有一个客观公允的认定,更多只是个人主观道德层的评价。这个指控名单也并没有任何客观逻辑的,颇有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将币圈老人一棍子都打死的意思。怕就怕,在那些心存“偏见”的人眼里,“我不是针对谁,我只想说在座的都是垃圾”。

Bitget公布第三位钻石节点:币圈币姥爷众盈社区:据官方消息,Bitget年度钻石节点经过严格筛选,诞生第三位钻石节点:币圈币姥爷众盈社区。据悉,币圈币姥爷众盈社区是资深比特币投资者,擅长中、短线结合与趋势交易,善于仓位管理和投资组合风险回避。Bitget将为钻石节点颁布荣誉金币,目前钻石席位仅余7席。铂金节点与黄金节点同步限量招募,平台将优先开放3个月以上稳定合作伙伴的申请,更多节点申请与详情前往官网查看。[2020/6/12]

02币圈“乱象”往事

近一段时间,监管的风暴愈演愈烈,等待中的正规军终于进山剿匪了,看到满山遍野的猴子屁股,很是困惑,究竟谁是匪呢?作为深谙币圈套路的局外人,姑且以“价值投资”的标准给正规军们几条“剿匪”建议:1、交易所串通项目方收割用户的行为。在币圈有一类中小交易所,没什么名气,但却有一套野蛮的生意模式。总是上一些奇葩的币种,还和项目方串通拉盘,当吸引到大批韭菜追涨进场后,就开始暴力砸盘,赤裸裸地完成收割。比如:抹茶交易所,靠刷交易量排名到靠前位置,然后上线一些空气币,以高倍率增长爆款项目,诱导投资者参与,待合适时机收割。目前除了火币、币安、OKEx等主流交易所尚有一定的舆论约束,大多数中小型数字资产交易所的上币规范,审核标准、资产透明度、安全防护措施等得不到保障,潜在风险很大。2、项目方发行各类模式币、共振币、币、空气币等类庞氏局项目。这类项目看似有一套独特的模式创新体系,但其实都脱离了基本的价值支撑。其炒作的逻辑不外乎,先搞社群喊单,让一些有徒心态的炒币者先上车并给足他们甜头,然后再吸引更多的人上车接盘,等到币价涨到10倍甚至百倍的时候,出其不意砸盘完成收割。比如:币PGS等,上线后像疯狗般猛涨近60倍,被投资者戏称项目方只拉盘不做事。后来一两次暴跌就打回原型,多少人因此被套牢。模式币之所以存在滋生土壤,在于当前币圈大部分人都怀揣百倍币梦想。而比特币等主流币种盘子已经很大,涨幅相对有限,而那些各类币价波动极大的模式币自然就成了香饽饽。3、项目方借区块链概念,以存币生息为名搞理财钱包圈钱跑路。这类项目主要利用数字资产的高收益赚钱效应,诱惑大爷大妈等大量买入,存入他们早已控制的中心化钱包里,显示虚假浮动的收益,诱他们不断复投,等资金兑付出现问题后,卷钱跑路。比如:PlusToken理财钱包等,不断传扬一套低成本投入,高收益回报的理财理念,同时设计了金字塔式的拉人头收益模型,收割认知底子相对薄弱的社会弱势群体。这类项目只不过把P2P理财那套换上区块链马甲,换套不换药,你盯得是别人的利息,幕后操盘手盯得却是你的本金。简单总结,币圈之乱:“乱“在区块链技术尚在萌芽初期,Token经济模型还欠成熟;“乱”在市场盘子太小,二级市场很容易被狗庄操纵;“乱”在圈子人数本就少,大多数还都是炒币的人,太容易被短期利益诱导;“乱”在大多数项目缺乏锚定的落地价值,并非以做事为导向。好在,1024政策风向明确之后,一切乱象都在好转的路上。监管会扫平以上那些明显违规的项目,也会形成一套基于价值的“规则”和“秩序”:那些没有竞争优势,靠上币费模式币大肆圈钱的小交易所会遭到淘汰;那些没有商业价值支撑,蓄意炒作的资金盘、空气币没有了作恶的土壤;那些没有原创能力,靠灰色产业的媒体也会遭到淘汰等等。市场是最坏的“杀手”,也是最好的“摇篮”。03币圈无“正义”

声音 | 清华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链圈和币圈相互分离极为正常: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人民网区块链研究院特聘专家何平表示,在中国,链圈和币圈相互分离极为正常,后者可能蕴含更多风险,只有监管方控制风险,才能树立新的创业典范。区块链行业更多专注应用开发,专注于提升整个行业的运营效率,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有序发展,还要引进大量创新创业人才。(人民网)[2019/10/28]

说完了币圈那么多不堪往事,此刻仿佛有一万个声音嘶吼着“比特币归零、区块链消亡、围剿“边控”名单上的所有人”。那些在币圈赚到钱的人,尽管侥得上帝的恩赐,却很难得到普罗大众的宽恕,也挺难的。比如人民慈善家、梦想家孙宇晨。对于那些曾经受过伤被的很惨的人,有这样的怨念情有可原,然而悲观的是,孙宇晨还是会时不时跳出来恶心你,你的“讨厌”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为,因讨厌一些人而鄙视一个行业的底层逻辑就是错的,还是多花点精力认知学习下区块链技术吧。事实上,任何行业在不成熟的早期都会乱象丛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都不例外,何况一个尚处于技术萌芽早期的新兴区块链行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蛮荒发展的初期,垃圾邮件、病木马泛滥,不少人被坑蒙拐,掉进了一个个“认知”陷阱,即使发展到现在,互联网上诸多商业模式也不敢说自己赚钱即正义,比如,百度竞价、大数据杀熟、隐私贩卖、假冒伪劣等乱象。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近20年内,一直都是混乱中找“秩序”,流血中见“正义”,不变的只有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的进程。“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自古以来,商人都是重利薄情的形象,他们奸诈吝啬,锱铢必较,和孔孟圣贤的宽厚仁爱思想大相背离,也因此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都很低。在现代社会语境的商业环境下,商人是最能敏感捕捉市场变化,他们往往能抢先在大家都“看不见”的行业赚得一桶金,比如,早期微商,早期炒币等。同时商人也是最能不被认知固化的一批人,他们也能在大家都“看得见却看不起”的领域赚钱悄无声息,比如:手机贴膜、幼儿早教、成人用品批发等等。现代商人都只以赚钱多少论英雄,所谓“闷声发大财”就是这个道理。“正义”从来都不是评判一个事情合法性的标准,法律才是,“正义”无非是多数人制造出来的“观念”产品。仿佛那些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赚到钱的人,利用认知差赚到钱的人都无任何“道德感”可言。事实上,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赚到钱的人从来都不会崇尚“道德”至上,所谓道德感,大多是后者后觉错过赚钱机会的人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比如,别人抓住了风口,咱没那个命,别人赚到了钱,那个钱是脏的,能赚到也不赚。《财富的起源》书中阐明了一种观点,财富是“进化”出来的,而不是“创造”出来的。过去三五十年内,市场经济系统经历了多次进化:第一种是物理技术的进化,比如蒸汽机、计算机;第二种是社会技术的进化,比如货币、股份制公司;第三种是商业模式的进化,比如商业战略、管理方法等。区块链技术所涉及的可信生产关系和Token经济激励模型大概率会是下一轮社会技术进化的必然选择。那些曾经在币圈获得“成功”的人,绝非历史的偶然,认准价值,把握方向,你我或许都会。眼下监管风暴的来临,对一切乱象的肃清治理,不仅让圈外人大呼过瘾,圈内真正做事的人何尝不是“拍手称快”。相信,当一切去伪存真之后,整个行业会一如当初见你时的纯真模样。04币圈“救赎”指南

声音 | 陈伟星:我愿一挑五与人辩论“币圈是不是局”:陈伟星刚刚在微博表示:如果有谁组织,我愿一挑五与人辩论“币圈是不是局”,或者“区块链是不是局”,请有公平声望的做裁判,输了我就给100万,赢了给我10个比特币就行。[2019/6/5]

或许不用我说,你也能感觉到,现在的数字市场越来越容不下“炒币”了。只是投机炒币的话,即使监管杀不死你,市场也会无情的将你驱逐。事实上,今年以来,数字资产市场已经产生了诸多良性进化,一味炒币的路会越走越窄:1、监管大棒的敲打,预示着野蛮生长的环境被约束,各类魑魅魍魉会遭到打压,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大环境已初步养成;2、机构资金的入场,预示着数字资产二级市场的稳定性会提高,利用二级市场操纵币价的金融破坏性行为会遭到抑制。3、Libra、DECP等主流数字货币的探索,或许会引领区块链时代进入寒武纪大爆发的新篇章,区块链技术会融合公益、民生、供应链金融、商品溯源、医疗、教育等,在垂直应用行业内落地开花。至于,过去不堪回首的乱象绝不是一个人,一个项目能够掀起的,在这条割韭菜的乱象食物链上,每一个炒币的人都是“帮凶”。随着区块链行业的不断成熟,在可预见的未来,区块链市场会从窄众逐渐走向主流。毫不夸张的说,区块链市场的天变了,规则也变了。简单说几点,我能看到的几个趋势变化:1)数字资产交易所会趋向合规化、牌照化,资产流进流出会被纳入“监管”;2)公链会和联盟链展开长期的拉锯战,前者是国家间争夺世界秩序话语权的硬核科技比拼,后者是区块链技术落地生根的基础,也是新一轮区块链创业潮的开端;3)数字钱包会不断降低新用户进入门槛,数字资产理财、稳定币、DeFi等金融场景会把越来越多的新用户带入圈内,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总之,区块链不再是个傲慢且孤独的极客,他会逐步向互联网、物联网融合、渗透,走入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最后说一点:币圈没有“辛德勒”,能逃离“大屠杀”,自我“救赎”的路径只有一条:价值认知。——————————————————————区块链价值认知布道者,资深区块链从业者。这里没有高大上的概念,也没有生僻的技术说明,只有最通俗的商业、最敏感的视角、最独特的见解。本人尚且是区块链行业的小学差生,文章所思所想,皆是碎碎念,圈内人您莫笑,欢迎切磋,圈外人您莫喷,码字不易。

金色财经独家分析 禁售所有区块链虚拟货币 阿里划清“币圈”界限 坚持自己的“打开方式” :4月17日起,更新后的《淘宝禁售商品管理规范》开始生效,对虚拟货币的相关产品进行了重新规范,“基于区块链技术生成的虚拟货币等数字化产品及衍生服务”列在其中,拓展了之前“比特币、莱特币等互联网虚拟币以及相关商品”的禁售名单。淘宝对于“币”态度越来越明确,早先就已经不能搜到如“矿机”、“代写白皮书”等字眼。作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淘宝一直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控制来自于“币”的不确定风险。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阿里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区块链“打开方式”:阿里跨境电商在区块链上进行布局,实现商品溯源,更大程度上解决打假问题;2月份,区块链租房应用平台在雄安新区率先上线,成为该领域应用首例;阿里在《2017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中以49件的总量排名第一,一系列举措和成绩措彰显了阿里巴巴在区块链领域的站位。可见,阿里巴巴正在践行着与政策导向一致的区块链发展策略,在技术和应用场景上坚持不断探索。[2018/4/11]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币安币BCH:监管出拳,币圈“净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蜂巢财经News,作者:JXkin,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近日来,“北上深”等地针对虚拟货币交易的监管之“靴”接连落地,新华社、央视财经等主流权威媒体齐发文报道虚拟货币.

[0:15ms0-6:70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