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揭秘币圈大作手内幕:熊市也能稳赚40%

编者按:本文来自星传媒STARMEDIA,作者:Damson,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

散户做合约总是被爆仓,而交易员即便在熊市也能稳赚40%的收益。那是因为,你不知道大作手操作的内幕。在我们调查“你听说过量化交易吗”时,绝大部分炒币者表示:“听说过,但不了解”。在币圈熊市一熊到底的行情下,合约投资者们屡屡被爆仓,项目方资产严重缩水,交易所纷纷倒闭跑路,却唯独这一群体安全稳赚。但他们不是神秘的黑客,也不是中本聪一样的技术极客——他们大都是从传统股市、证券转到加密货币领域来做量化的大作手、交易员。揭秘神秘的量化交易

谈到量化交易,身处币圈的人经常会听到“智能量化交易”、“量化理财”等高大上的名称。同时,由于普通投资者基本没有接触过,因此对它的普遍印象是“非常神秘”。对于“你听说过量化交易吗”这个问题,绝大部分炒币者表示:“听说过,但不了解”。那么,量化交易到底是做什么的呢?根据MBA百科:量化交易是指借助现代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交易的证券投资方式。从百科可知,量化交易在传统中,主要针对“证券”投资进行的。展开来说,量化交易就是通过研究海量的历史数据,并从中挑选能够带来超额收益的多种“大概率”事件,制定相应的策略,用数量模型验证及固化这些规律和策略,然后严格执行已固化的策略来指导投资,以获得可以持续的、稳定且高于平均收益的超额回报。按照某公司量化团队负责人林东的通俗说法就是“计算机自动交易”。

做量化投资,“低买高卖”很重要。要实现这个目的,最重要的是策略。量化策略就是,建什么仓位,建多少仓位,什么时候建仓,什么时候平仓,再按照建立好的策略执行。加密货币量化交易延续和采用了证券的量化交易模式。目前,币圈的量化团队基本都是从传统股票市场转移过来的,他们相比币圈的新人,更具先天性优势,基本上只需对原有累积的交易策略做适当的优化和调整即可使用。据某数字量化团队创始人介绍:“从开发到回测,最后到实盘系统开发只需要两周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新策略需要经过大概一个月的小资金实盘测试,确保稳定运行才能推出市场给到投资人推荐。”而林东所在的团队做法也类似,“如果三个月实盘测试效果稳定的话,再根据情况决定会不会把新策略加入大资金的策略库。”而较为正规的量化交易团队一般至少需要10人以上的配置,包括策略开发者、数据回测专员、服务环境开发者、风控、行政、财务等职位。进行量化交易的绝大部分时间不需要人工干预,但由于数字货币是7*24小时交易的,为了避免夜间发生交易所维护、程序崩溃、网络掉线或者断电等意外情况,夜间也需要配备人手,以防必要的人工干预。“另外,夜间如果有行情的话,夜班人员也会开单”,林东表示。揭开大作手的操作内幕

林东是一个从A股转战币圈的量化交易人员,他目前在一家加密公司担任量化团队的负责人,主要职责为制定交易策略。“我从2013年就从事A股交易,但A股市场有诸多限制,做起来感觉非常吃力、束手束脚。用尽各种方法,也只有牛市才能赚钱。”李东向星传媒介绍了他的交易经历,并透露出对币圈市场的钟爱之情,“而比特币就不一样了,在各种市场行情都能有方法的赚钱。换句话说,比特币市场对量化来说不用看天吃饭。”那么林东的战绩如何呢?“从18年进入数字货币市场,虽然这个领域很新,与国际股市规模庞大的市场无法相比,但毕竟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从去年团队成立以来的这8个月内,我们做到了币本位收益年化达40%之高”。而对于交易平台,林东团队则选择了“交易深度最好的BitMEX交易所”;所进行的交易类型是BTC合约交易,持仓时间根据具体策略有长有短,除了BTC合约,“偶尔还会开ETH的合约”。

量化交易的优势包括:严格的纪律性。一方面通过设定好的计算机程序,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师、下单员、策略师、风控员的分工,量化交易能最大程度地克服人性的弱点,如贪婪、恐惧、侥幸心理、认知偏差等等。此外,量化团队还善于运用套利思维,底层逻辑是从历史中挖掘有望在未来重复的历史规律并且加以利用,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运用概率分析等科学依据——而这些,也都是量化投资团队的优势所在。“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过去出现过的走势,未来会一次次重复出现。”这就是为什么散户在交易市场中基本处于亏损状态,总是被爆仓,而量化团队却能够赢利,因为“专业交易的自然会做的好啊”。而在外人看来非常神秘的量化交易,在作为交易员本身的林东看来,“其实交易只是一份很普通的工作。日常工作也很简单,当有大行情波动,或者交易系统故障的时候,我们会收到系统预警,然后处理。其他时间就看看相关资讯或者研究新的策略。”注意!不要迷信量化交易

币圈作为一个监管仍不健全的新兴领域,当前市场上也混杂着很多打着“量化交易、量化理财”旗号的伪量化团队,它们只是“挂羊头卖狗肉”,目的不纯。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PlusToken。据官方资料,它成立于2018年4月,是一款“智能钱包”。用户往钱包中存入一定金额的代币,即可开通“智能狗”搬砖功能,除保本外用户还能获得6%-18%的月收益。但实际上,用户投入PlusToken的钱并没有真的用于“量化交易”,它是一个用“后来者的钱填补先入者”的资金盘。经过一年多的疯狂后,PlusToken于2019年6月底崩盘,涉嫌跑路卷款金额高达200亿元,受害人至今未追回资金。

随后,打着数字货币量化交易的平台“阿尔法”和“熊猫量化”也以跑路告终。此外,还有另外一种包装背景,他们大力在各种微信群进行营销,但本身并不涉及量化交易的团队,美其名曰:MOM或者FOF。实际上的意思是:把钱投给我,我不做量化,我找人帮你做。或者其称为“拉皮条团队”。尽管这种团队的风险分散,不会出现黑天鹅。但这是一个“零和博弈”的游戏。作为一个组合,假设10个量化团队中有一两个亏损或者跑路,那么接下来,量化市场整体都要拆东墙补西墙。从理财的角度来解释就是:10个团队中,9个团队挣的是利息,1个团队损失的是本金,此时很可能会出现亏损。对于承诺高回报、拉人头的“伪量化项目”,投资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6:22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