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区块链的未来是联盟公链、集群链

文/井底望天编辑/赵雪娇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锌链接,关注公众号,和我们一起探索产业区块链价值。如需转载文章,请微信申请开白名单。编者按在产业区块链从1到100的过程中,仅有区块链并不能解决问题,它需要与其他技术结合,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因此,锌链接认为,在产业区块链的2.0时代,是技术融合升级的时代。产业区块链正处于1.0时代,当中仍有许多机遇等待挖掘。作为深耕产业区块链的媒体,锌链接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看到限制与瓶颈,使得区块链并不如它所被期待的那样——减少信任摩擦,提升社会效益,往往在大多数场景中,仍需要个人、机构等主体的信任背书。借用19世纪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话,媒体是站在国家这艘巨轮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审视并预报不测风云与浅滩暗礁,以保证航行安全。锌链接预示到了产业区块链的到来,也预示到了产业区块链的瓶颈,如今,我们看到瓶颈的突破口——技术融合。在新旧交替之际,锌链接邀请行业领军人物,共同探讨产业区块链2.0时代的发展,探讨区块链与其他技术融合,在产业中落地的路径,推动产业区块链从1到100的历史进程。本文是井通科技、墨客创始人井底望天对技术融合大趋势的思考:从科技革命的角度来讲,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革命,对近30年来的社会结构重组和社会个人行为,群体组织和集体管理方式的影响是天翻地覆的。那么,在随后而来的更前沿的科技创新浪潮下,都是对互联网架构的进一步升级和进化。比如,当云计算和云服务带来了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的虚拟化,让固定企业固定的硬件和人员配置发生了变化,让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协同办公变得更便捷。当智能手机普及,导致了固定网络链接,变成移动网络链接,将个人和企业的上线时间大幅度提高,由此而产生了数量级增长的通信和数据信息,并推进了5G的出现。当链接互联网的主体,从人类为主,变成人和物同时上网,形成各种比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之类的物联网,最后形成万类相联。当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突破了,依赖人的智能运作的网络,出现人类和机器算法同时运行。当互联网的信息内容被各大互联网巨头免费获取,出现了保护个人消费者的区块链技术通过加密确权和赋值,让传递的内容从单一的信息载体变成复合的价值载体。更广义的理解,区块链作为一个低成本重构社会信任关系的思维概念,其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会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区块链+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

就产业区块链的细分领域,我们将看到,之前的“互联网+”向“区块链+”迈进。因为互联网+整合的基础,还只是通过对企业本身和上下游产业链,以及最终消费者的关系进行信息流的整合。而区块链+,则是利用区块链本身自带的金融属性,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这样的一种新架构,带来的产业变化是革命性的。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比如美国现在比较流行的亚马逊购物柜服务。按照互联网+的方式,你看到的“三流”是独立运行的。资金流:互联网+:通过信用卡或者电子支付完成购买,持卡人、商家、收单行、清算机构和发卡行之间的对账工作是不同步的。区块链+:通过钱包使用通证进行支付,参与资金流的各方可以实现即时的清结算。信息流:互联网+:通过电子邮件系统或者智能手机SMS,业务流程上的参与各方需要进行多次票据的生成和传输,存在时滞。区块链+:通过钱包在支付时完成,并对数字化票据进行即时的状态更新同步,且不可篡改,完全和资金流保持一致。物流:互联网+:通过电子邮件系统或者智能手机SMS、通过密码系统开柜、物流记录取货,物流信息的录入、查询和同步由单个企业数据库控制,物流参与各方的数据难以互通。区块链+:通过钱包签名开柜,物流记录进分布式账本,便于追溯,难以篡改。不再存在第三方也有开柜密码导致的货物风险。

通过区块链+来改造的产业生态,会打破现有的不同流的阻隔,从而改变企业运行的状态,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更安全地保证三流的一致性。二、行业协作方式的变更

而一旦转为区块链,多方协同中需要人工审核的部分,被已设定的智能合约全面替代的场景下,最快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整个流程。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就是区块链+技术本身带来的生态系统的自带金融属性。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我们可以将每个产业生态的自循环称为小周天。在这个小周天里,它可以是一个生产大队梁家河,也可以是一个行业,自带金融属性的通证,可以形成小周天里的内部循环,可以用类似于工分这种虚拟货币来做计量和交换的媒介。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解决了目前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融资难、融资贵的顽症。因为对金融体系而言,中小企业融资的可抵押品和风控一直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一旦中小企业自身的资金需要,尤其是在行业生态里面的资金循环需求,可以通过产业通证解决,那么对其比较熟悉的生态上下游会更加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而用生态内部结算体系,将会大幅度地减低生态对外部资金的依赖需求。三、未来趋势:联盟公链、集群链

声音 | 郭台铭:区块链等技术将“六流”整合就是智慧产业升级: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在Facebook发文表示,农产品唯快不破,要靠“六流”及“六快”才能发大财。其中,鸿海集团讲“六流”是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人员流、物料流、过程流,大数据、AI、5G、区块链各种科技应用把“六流”整合起来,就是智慧产业升级,鸿海是工业互联网标竿企业,用在农业互联网上,同个道理。[2019/3/24]

从核心技术的突破来看,区块链+大概需要有以下几个方向的发展:1.联盟公链模式。联盟公链是我很早就对井通公链的定位,这里主要解决的,就是当应用所需要的预订的许可性和可监控性,不能直接在完全的公链上去落实,但是又无法完全用联盟私链来解决。那么如何按照实际需求,把部分需要公链的要求和部分需要联盟链的要求结合起来。联盟公链的英文称作Hybridblockchain,算是比较符合产业区块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集群链模式。某种意义上,由MOAC墨客公链发起的分层子母链架构,就是这样一个路线。也就是说,可以有墨客底层链或者井通联盟公链担任底层基础设施维护工作,而应用方则可以通过在底层基础链的上层搭建自有专属应用链,每条应用链根据项目不同可灵活自定义共识机制,也可以是私链、联盟链、公链的模式。应用链和底层的一个或多个基础链形成从强到弱的不同耦合。应用链们可通过跨链实现价值传递,既保有项目自生态又可以跨链融合构建大生态。这种结合模式,也许可以叫做Federatedbolckchina。3.法律文本和智能合约编译器。我反对智能合约的开发者们关于“代码即是法律Codeislaw”的说法,法律必须是现有法律体系认可的人类可以阅读的文本。而智能合约,则是在安全审计没有问题的编译器的操作下,把人类法律文本转换为机器语言。简单来说,编译器只是执行了翻译工作,而非现在让码农成为“律师”的想法。相信在产业区块链兴起的过程中,上面说的这些技术趋势,都会很快出现。

动态 | 区块链在电信市场到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84%:据industrytoday报道,在预测期内,全球区块链在电信市场预计以+84%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2018/11/26]

印度国家改革机构研究使用区块链技术跟踪该国药物生产与消费:据印度科技刊物《Factor Daily》报道,印度国家改革机构NITI Aayog正在研究一个基于区块链的系统的概念证明,该系统可以跟踪印度生产和消费的所有药物,目标是在2018年底前完成概念验证的设计,并在次年开始实施。[2018/4/11]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7:23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