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通证化证券说易行难,CBDC或陷入困境?BIS最新报告都说了些啥

Odaily星球日报译者|Moni

对于“央行的央行”——国际清算银行研究人员来说,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规划更好的全球支付未来,而在他们最新发布的季度报告中也花了很大篇幅来阐述相关问题。这家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金融机构刚刚完成长达138页的分析报告,其中认为包括通证化证券、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和P2P创新在内的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可能会很好地塑造支付基础设施。国际清算银行研究部负责人HyunSongShin表示,不断加快的变革步伐和潜在的颠覆创新促使政策制定者优先考虑评估新型支付系统。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阿古斯丁?卡斯滕斯则在报告引言中说道:“改善支付方式最具变革性的选择是P2P技术,该技术将付款人和收款人直接联系起来,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中介数量。”通证化证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声音 | 郑志军:区块链能够实现实体企业的集团通证化,助力降低成本:金色财经报道,金钻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千城攻略公司董事长郑志军表示,采用区块链定价技术,将基础设施的投资资金与财政绩效能力、产业绩效水平进行综合定价。在此定价基础上,采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机制,连续数年,每年收回一定数量财政资金,定向用于产业吸引、产业扶持、税收优惠等产业端支出,发挥城市在全球竞争中的产业优势,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在郑志军看来,在区块链技术加持下,能够实现实体企业的集团通证化。通过内部通证结算,节省不少资金,可用来做投资和扩大正收益。此外,内部通证结算会降低企业大量的资金融资成本,优化和推动资金使用效率。[2019/12/27]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在分布式分类账上对证券进行通证化可以简化结算周期,相比于某些投资者愿意承担的效率,通证化证券的效率更高。国际清算银行研究人员得出这样的结论似乎有些自相矛盾,因为这似乎暗示现有投资者使用的结算周期效率低下,虽然用户已经适应了相关流程,但传统系统依然存在中介和流动性管理问题,人们不得不在这些障碍限制下处理业务。事实上,如果分布式账本系统要通过去中心化来优化现有系统,那么无疑会触及到传统金融领域一些人的利益。因此国际清算银行认为,至少就现阶段来说,市场参与者可能并不希望使用新技术来缩短结算周期,因为一旦这么做就会增加流动性要求,做市商获取用于结算的资金和证券时间也会大大减少。所以从风险/回报角度综合评估的话,你会发现通证化证券想要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不仅如此,国际清算银行研究团队还发现了许多短期问题,比如与证券型代币相关的法律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分布式账本证券系统正式实施之前得到解决。就算解决了上述这些麻烦,金融机构依然需要面临运营、风险、以及基于账户的通用系统等其他一系列问题,所以国际清算银行在其报告中得出结论:分布式账本系统和智能合约在证券清算和结算领域应用“尚待证明”。不过,研究人员也指出,想要让分布式账本系统和智能合约成功应用在证券清算和结算领域,关键在于使通证化系统与基于账户的传统系统实现互操作。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陷入困境

声音 | R3首席产品官:Libra推动着通证化领域飞速发展:R3首席产品官Todd McDonald表示,在很多方面,Libra的努力(仍是概念而非现实)正推动着通证化领域飞速发展。这可能是监管机构没有预料到的。[2019/9/27]

国际清算银行研究人员对通证化证券的未来应用只是其报告中的一部分,而该报告的真正主角则是:央行数字货币。事实上,国际清算银行对央行数字货币存有很多疑问,比如:1、央行数字货币应该是零售、还是批发类型?2、央行数字货币应该是基于账户、还是基于通证?3、央行数字货币应该在分布式分类账上运行、还是在中心化系统或混合系统上运行?4、央行数字货币究竟是否真的有必要推出?不过,国际清算银行在报告中的“零售央行数字货币技术”章节中并没有明确回答上述问题,但研究人员列出了相关情况下必须考量的因素,比如:1、如果央行数字货币与现有支付相比不具备任何优势,那么开发这种系统毫无意义;2、消费者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便利性不会比现金或信用卡更方便;3、零售商不会容易无法满足“高峰需求”的支付系统;国际清算银行研究人员认为,基于分布式账本的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陷入困境,共识机制通常会减慢交易吞吐量,给零售系统带来麻烦,这种系统每天也许只能承担数百万美元的小额支付交易量。不过,批发央行数字货币系统——特别是银行与主要参与者之间的大规模支付——可能更容易适应分布式账本系统的共识限制,此外,央行数字货币系统如何实现去中心化目标也是一个问题。虽然去中心化消除了中心化单点故障的风险,但同时也增加了出现新漏洞的可能性。传统中心化架构的关键问题在于:一旦顶级节点出现问题,比如遭到针对性的黑客攻击,整个系统就会瘫痪。而分布式账本系统的主要漏洞是共识机制,比如遭到DDoS攻击。目前,全球银行依然在就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央行数字货币的问题展开讨论,正如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人员所指出的那样,现有的央行数字货币试验并不太尽如人意。一些中央银行公开表示了在法定货币上应用分布式账本技术的担忧,但也有一些中央银行正在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的试验。支付基础设施:问题可能会长期存在且难以解决

现场 | Tony Tong:证券通证化是未来区块链发展的趋势:7月30日,在由印尼工商会、GBIA全球区块链投资联盟、香港区块链协会HKBA以及BCEE区块链创智与教育中心主办的GBIS全球区块链投资峰会印尼站在雅加达召开,香港区块链协会HKBA共同主席、环球证券通證有限公司GlobalSTOx总裁 Tony Tong发表了主题为“证券型通政证的未来”的主题演讲,他表示,证券通证化是未来区块链发展的趋势,GlobalSTOX正在和持牌金融机构一起,准备香港第一个房地产证券型通证的发行,同时也正在积极拥抱合规监管,为专业机构投资者打造一个安全、稳定、可信赖的虚拟资产线上交易平台。印尼作为东南亚人口大国近年来在数字经济领域发展迅速,香港证监会SFC也出台了相关沙盒监管以及STO证券型通证发性法规指引,印尼政府也可以借鉴香港出台的相关监管,共同加速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转型和发展。同时他提到香港区块链协会HKBA已经成立了Libra HKBA共同体,将计划申请Libra协会创始成员,推动在大中华地区落地应用。最后Tony Tong表示今年看到更多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参与投资区块链,期待行业的未来越来越好,联合起来一起推动区块链行业的革命。[2019/7/30]

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阿古斯丁?卡斯滕斯表示,从本质上讲,全世界都需要考虑新型后端支付基础设施所带来的根本性影响。尽管尚不清楚私人公司最终可能会做些什么,也不清楚稳定币是否会成为导致某些金融机构失败的先兆,但随着Facebook数字货币项目Libra的推出,各国央行已经开始加快评估相关问题的速度了。不仅如此,国际清算银行认为这些问题可能会长期存在且难以解决,因此需要寻求全球化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全球各国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问题,国际清算银行最近推出了“创新中心”,旨在与银行家和货币政策研究人员进行合作,围绕数字创新开发框架。国际清算银行透露“创新中心”在瑞士、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均设有分支机构,能够帮助不同金融网络中制定统一的政策。最后,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阿古斯丁?卡斯滕斯总结说道:“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是否需要为不断变化的环境重新发明货币?还是应该将重心放在优化现有货币发行和使用方式上?”

动态 | Power Ledger与硅谷电力利用区块链实现通证化碳信用交易:区块链能源公司Power Ledger正与硅谷电力公司(Silicon Valley Power)合作开展新项目,旨在利用区块链技术为通证化碳信用交易以及电动汽车充电货币化创造可能性。[2019/5/20]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FTT区块链:一文看懂区块链可扩展性解决方案

本文转载翻译自Hackeroon 事实证明,可扩展性是当今主流世界采用区块链技术的最大障碍。尽管就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而言,比特币是无可挑剔的,但就可扩展性而言,却还不尽如人意–与Visa的17.

[0:0ms0-8:98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