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什么样的交易性格选择什么样的交易策略

交易性格是指我们交易时候体现出来的某一性格特点。我们的自身的交易性格决定了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交易策略,操作哲学。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交易策略,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每种策略里都有人取得了不错是收益,但也不会保证每个人都盈利。能够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投资交易策略,不仅可以让自己在交易时候心情舒畅不别扭,更有利于实操过程中的贯彻执行。20%美滋滋VS不翻倍干嘛来币圈首先大家可以问下自己对收益率有什么要求?对喜欢什么样价格的币?是喜欢比特币这种单价市值都比较高的主流币?还是喜欢单价市值比较低的小野币?收益率和价格偏好体现了一个人的风险偏好。一些人年化收益率能有20%-40%就很满足了,而另一些人则希望年年翻倍,月月翻倍,天天翻倍。如果收益率期望很高去定投比特币等主流币,一般也很难坚持下去。正视自己的风险偏好,才能坚持自己选择的策略。亏钱是为了以后更好赚钱VS心态爆炸乐观的人其实在做交易时候有很大优势,因为即使面对亏损心态状态也能很快的平复好。不过在做长线时候,乐观的朋友容易过度乐观,长线死拿永不割肉,无论基本面怎么变化都认为说不定哪天就涨回来了。悲观的朋友不适合经常出手,可能几次连续亏损悲观的朋友就心态爆炸了,心态失衡的状态下去操作可能会丢失更多筹码。所以,悲观的朋友需要拉长交易周期,给自己更多时间去面对交易结果。稳住我们能赢VS不要怂就是干平时生活中是个慢性子还是急性子?如果本身交易节奏就很慢,平时就很随和,即使学了些合约期货的知识,真到操作的时候也容易下不去手,错失短线交易机会。反而如果是急性子,可能让你多拿一天都受不了,做长线即使基本面没啥变化,面对大跌也扛不住。急性子的人可能出手次数比较多,但交易不能随意性太强,一定要有良好的交易纪律。此事必有蹊跷VS大佬说的对一些朋友逆向思维比较好,会首先想到负面影响,思考项目方这么干是什么目的,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这种质疑精神很强的人,你让他去顺势操作是不太可能的。但也不是说这种性格就不好,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框架,建立起度量市场错误的指标,去吃市场失效时候的红利。如果是愿意去相信对方,心态比较开放,喜欢顺着事物的逻辑思考的朋友,比较容易吸收各家言论。就算没有太多时间进行自己思考,真的愿意去相信一个靠谱大V的分析去跟单,也有朋友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但是质疑精神很强的人,你让他去跟单肯定是不行的。纪律严明VS思虑周全做短线交易需要你有极强的执行力和决心。我们做交易要有纪律性是因为我们相信系统,是你构建的系统给了你做这笔交易的勇气。该操作时,简洁明确,方法得当不拖泥带水,才是一个好的短线交易者。相反,如果你平时有些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做交易会不断权衡,那短线交易就肯定不适合你。不过,这种不断权衡更有利于你把握项目基本面,获取中长期受益。End交易就是和贪婪恐惧斗争的过程,性格与交易策略密切相关。什么样的性格就配什么样的策略。总结一下,短线赢得是概率,适不适合做短线交易主要是看你敢不敢出手,有没有交易纪律。优柔寡断,以及悲观的朋友是不太适合做短线的。而长线的收益主要看两方面,一是买的不要太贵,太乐观的人容易买入价格很高,二是挑选正确的标的,选出一个好的标的需要你在很多方面不断权衡,不能拍脑袋就决定买这个买那个。最后,祝大家投资顺心,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

美SEC主席:SEC会牵头定义什么是证券,加密货币不需要额外的立法:金色财经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Gary Gensl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密货币不需要额外的立法,但如果国会采取立法行动,立法者不要破坏现有法律很重要。 Gary Gensler还表示,证券交易委员会牵头定义什么是证券,不一定是立法。

Gary Gensler称,只有一个机构,也即由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和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两个委员会监督的SEC,以及法院可以来定义什么是证券,而不是由各个加密交易所来选择。此外他拒绝回答 SEC 是否计划对币安提起诉讼,同时指出该机构已对其他交易所采取行动。(TheBlock)[2023/3/30 13:34:05]

苹果CEO库克:我还不确定普通人能说清楚元宇宙到底是什么:金色财经报道,最近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 · 库克(Tim Cook)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还不确定普通人能说清楚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在谈到 Facebook 的 \"元宇宙 \" 时,库克表示,人们对产品的理解非常重要。我真的不确定普通人能告诉你到底什么是元宇宙,他补充道。元宇宙这个词出现在 Facebook 创立之前,最早出现在 1992 年的科幻小说《雪崩》 ( Snow Crash ) 中,但 Facebook 显然已经全盘接纳了这个词,甚至把公司更名为 Meta。[2022/10/2 18:37:39]

和菜头:在一个新场子什么韭菜都没有,那你就是那根韭菜:昨晚和菜头公众号发文称,春节前后,朋友圈平均每天都能看到2~3条关于比特币或者区块链的内容。现在,这个数量还在持续增长,而且开始向群里蔓延。关于“韭菜”和菜头文中提及:我去买了本阿尔文德的《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来自学。看了三分之一之后,我非常确定一件事情:在这一轮由比特币而起的区块链热潮里,我就是根“韭菜”。在一个新兴的场子里,如何确定自己的地位?去找周围有什么韭菜没有。如果一根韭菜都找不到,那么,你自己就是那根韭菜。[2018/3/1]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46ms0-9:49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