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江山代有人才出,区块链行业正当时

澳门一代王何鸿燊先生于2020年5月26日在香港过世,享寿98岁。王充满传奇的一生,他创下的5000亿家产和庞大的家业将成为他本人和澳门永远的传奇。在华人圈中和老先生在同一年代成就传奇的还有香港的李嘉诚、李兆基、霍英东等一系列富豪。纵观这些商业巨子的一生,他们很多都成长于民国的战乱年代,由于家境原因幼年便离开广东去到香港、澳门,在那一片弹丸之地开始了自己艰辛的打拼和奋斗。他们成长的年代恰逢战后全球经济的崛起,又恰逢香港、澳门因为在地理位置上占据的独有优势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商机。他们凭借自己的胆识和眼力在众人还冷眼旁观时大胆涉入,抓住了这些机会从而一跃在各自的领域积攒下了第一桶金,并为自己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当年他们先人一步抢占了当时的新兴领域,所以当曾经的新兴领域发展、壮大和成熟后,他们创下的公司和集团已经在各个领域占据了垄断地位,新生力量想再在他们涉足的领域抢占地盘已经绝无可能。时代赋予他们独一无二的机遇,他们也凭借自己的能力幸运地抓住了这些机遇,成就了人生。虽然他们的机遇和经历无法再被后辈复制,但岁月前行,新时代还会出现,新时代会有新生事物出现,而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伴随新机遇和运气的出现。这时敢于冒险,在旁人还犹豫不决时就下海大胆把握新机遇的人就可能成就新的伟业。在我们这个时代中离我们最近的上一波机遇就是互联网,在互联网大潮中崛起的新生代企业家就是马云、马化腾、李彦宏……而我们这一代正经历的机遇就是区块链。这个领域已经涌现了一大批传奇,造就了一大批新贵,然而这个领域离壮大、成熟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因此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个领域一定会再次涌现无数新的机遇、新的商机,并出现新的时代弄潮儿。5月12日我们在公众号发布了一个视频《区块链简史》,简史中闪现的那一个个载入史册的人物不少都是一幅青春面孔,有些甚至还稚气未脱,然而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大胆地在这个新兴领域探索、冒险,并在这个领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读我们文章的朋友,很多都是数字货币的投资者,我们进到这个领域,投资数字货币也一定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挣到工作或生活中难以企及的财富,改变我们的现状,开启我们的事业,让自己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轨迹。对于我自己而言,我相信只要在这个领域坚守,就能够收获期待中的成绩,而你也可以。

科技大佬批Meta首款元宇宙产品:\"压根不现实\"的\"过时想法\":2月7日消息,科技行业知名创始人菲尔?利宾(Phil Libin)在试用了Facebook母公司Meta的第一款元宇宙产品Horizon Workrooms后表示,Meta有关元宇宙的愿景是个“压根不现实”的“过时想法”。利宾说,事实证明他的直觉是正确的。“只能忍受几分钟时间。” 他认为,在会议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并不像Zoom等人们所熟悉的技术那样具有吸引力。毕竟用户在使用Zoom时仍然可以喝咖啡。利宾说:“如果我的脸上有个巨大的塑料制品,我肯定会把热咖啡洒得到处都是。”(小K注:利宾曾是Evernote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2015年离职进入风险投资行业,Horizon Workrooms旨在让用户可以在所谓的元宇宙中使用Oculus VR设备参加线上工作会议)。(科创板日报)[2022/2/7 9:35:18]

声音 | 江卓尔:算力战相当于大佬补贴矿工:今日,江卓尔发微博称,算力战中,ABC和SV两派从BTC上调算力到BCH上烧钱,这钱并不是白白烧掉,而是等于大佬补贴给矿工。这些算力如果不在BCH上挖矿,也不可能闲置,而是会在BTC上继续挖。算力战的结果是:BTC挖矿难度下降,矿工收入上升。上一个周期难度已经下降了7.39%,下个周期预计还会下降7.4%,等于挖矿产出累计+15%。如果矿工S9之前电费占比70%,就等于挖矿纯收益大幅提高50%。所以为算力战欢呼吧,算力战打得越久,大佬给矿工的补贴越多。[2018/11/17]

金色财经独家分析 大佬“看不上”的加密货币“造富”效益明显:日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耶鲁大学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表示:“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比特币背后的故事。比特币背后的故事与《绿野仙踪》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在那个童话故事中,大家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寻觅得的‘大神’,最终被发现只是个包装起来的江湖子而已。”自比特币诞生以来,各路大佬对比特币“看不上”的挺多,例如,早在 2014 年,巴菲特在接受 CNBC 采访时就警告称:“远离比特币。它基本上只是一种幻影。”近期的伯克希尔巴菲特股东大会上,股神再次表达其对比特币不看好的态度:“加密货币最后的结果是会很糟的,因为他们没有产生任何跟这个资产相关的价值。”摩根大通(NYSE:JPM)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称加密货币是“一场局”,该言论一度引发市场强烈关注。不过不论大佬们如何抨击加密货币,但是加密货币的造富效应却是不容置疑的,2011年1月,1个比特币的价格还不到30美分。之后,它的价格一路走高。一份来自市场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2011年,比特币的价格涨幅近3000倍。但这还只是预热,2017年末比特币更是一度接近2万美元的价格。这也催生出一大批百万、千万富豪。不论其泡沫与否,在加密货币这一财富场上,却是有人真实受益。[2018/5/8]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FIL区块链:加密艺术简史:从Cryptopunk到NFT

编者按:本文来自加密艺术,作者:Mephisto,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 加密艺术 加密艺术是近年来新诞生的艺术领域,它运用区块链技术来服务或创造数字艺术作品.

[0:0ms0-6:95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