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DeFi代币发行数十倍回报只是幻影,mStable竞价失败后的反思

编者按:本文来自巴比特资讯,作者:洒脱喜,星球日报经授权发布。这个周末,BTC和ETH,依旧处于无聊的低波动状态,很多人开始乏了,但DeFi领域上演的一幕幕让人惊愕的戏剧,确实可以让人分泌出很多多巴胺,而笔者也体验到了其中的疯狂。当然,结局并不是美好的,这里写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

先总结一些最近个人的看法:DeFi概念的范围继续扩大,整个币圈都在往这个概念靠拢(哪怕是一些看上去八杆子都打不着关系的);DeFi和CeFi在结合,表现为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户可在交易所参与DeFi的流动性挖矿;IDO之风愈演愈烈,投机的氛围也越来越强,中心化交易所的IEO也会重启,同时,项目层次不齐的情况会越发突出,但从本质上说,这些依然属于变相的ICO,是属于要被禁止的;IDO对于投资者而言,实际是比ICO更糟糕的机制,无论是uniswap、balancer还是最近mStable拍卖采用的Mesa竞拍,投资者拿到token的价格只能是机构成本的十倍,甚至数十倍,而且初始价格是非常容易操纵的,总的来说,IDO并不适合普通人参与,而更适合那些风险偏好者。而流动性挖矿,也需要非常谨慎,并且是越新的项目,代码存在漏洞的风险也就越大;DEX交易量超越CEX已经变得比想象中的要更近;衍生品DEX和Layer2DEX会成为接下来市场的焦点;DeFi短期并没有带动ETH的价格,主要是因为稳定币可以代替它成为融资媒介,但从长期来看,ETH大概率会是受益者;目前DeFitoken的价格普遍存在较大泡沫,但这并不意味着泡沫会立刻破裂;之前的DeFi项目是有产品,有成绩,还有代码安全审计的“三有”项目,但笔者担心,在投机氛围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三无”项目会出来钱,请守好自己的钱包;DeFi必然会遇到监管问题,对于中心化程度高的项目,请务必要提高警惕;很多人认为BTC牛市很远,但我觉得已近在眼前;DeFi的概念已经存在很久,为什么现在开始热炒?

区块链数字证券平台DEFYCA完成130万美元融资,QBN Capital和Blizzard Fund领投:11月21日消息,区块链数字证券平台DEFYCA完成13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QBN Capital和Blizzard Fund领投。

DEFYCA已开发区块链协议DEFYCA Protocol,以帮助加密货币投资者通过代币化资产投资传统债务证券和贷款组合。这些代币化资产会被纳入到流动性资金池,包括价格发现、结算和支付等流程都将通过智能合约执行,继而在DeFi和TradFi之间建立联系。(PRWeb)[2022/11/21 7:53:14]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DeFi的概念不是很早就有了,为什么当初没火,现在却开始热炒?是不是依旧是在炒作概念?首先,DeFi概念的热炒,背后确实是有一股力量在推动,包括像Coinbase、A16Z这样的大型机构,以及以太坊生态的众多参与者,但从本质上来说,金融确实是区块链最适合应用的领域,推动这场运动,是共识的一个结果。第二,2018-2019年,加密货币市场尚未走出熊市,并且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因此并没有大规模化的可能,当时的DeFi完完全全是处于玩具的阶段。而进入2020年之后,像Rollup等二层技术及项目的推出,可以为DeFi扩大马路数百倍,同时大大降低成本,此外,像Argent这样的无助记词智能合约钱包的出现,也可以大大降低DeFi的使用门槛,也就是说,DeFi在进入2020年之后,才有了热炒的前提。但在初期阶段,DeFi必然是由投机主导的,也就是很多人会说的"币圈内卷"现象,因为本身最容易接受DeFi概念的,其实就是这个圈子里的人,但这是“破圈”之前的一个必要过程。很多人可能会说,拿着BTC和ETH不是挺好吗,何必折腾来折腾去,因为到最后,大多数的DeFi项目都逃不了归零的结局,而只有少数的DeFi项目才有可能成功。拉长时间线来看,的确会是如此,但你想过没有,不参与其中,你怎么知道这个领域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又怎么知道,自己原先的想法是否就是错误的?个人愚见,DEX的兴起,是必然的,DeFi借贷的兴起,也是必然的,这些都是为了实现区块链资产无需信任的愿景,但这个过程,一定会是非常曲折的。投机mStable失败带来的思考

DeFiner联合创始人兼COO Chyna Qu:明年还会是DeFi的一年:12月31日,在金色财经发起的《洞见财富密码·2021投资策略会》中,DeFiner联合创始人兼COO Chyna Qu发表了名为《回首2020,展望2021DeFi机遇与财富机会》的主题演讲,演讲中Chyna表示她认为明年还会是DeFi的一年,而且较之今年,明年DeFi会在DeFi的借贷、去中心化的交易所、链上资产的合约的保险、链上的期货期权衍生品、创新的基金产品五大块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此外跨链是她最为看好的2021年DeFi热点。金色财经年度巨献洞见财富密码2021投资策略会持续进行中。[2020/12/31 16:10:39]

下面就讲讲笔者参与mStable竞拍,然后失败,最终浪费了时间,以及数十笔交易手续费的失败经历:为什么决定参与mStable竞拍?在参与之前,我从三个角度思考了这个问题:mStable符合有产品,有成绩,有代码安全审计的“三有”标准,并且投资机构给出的1500万美元整体估值是合理的;mStable做到无滑点稳定币兑换这一点,的确有一定的竞争力,是属于可以和Curve一较高下的项目;mStable的IDO选择了竞拍模式,不再是直接在balancer上线,这可以解决机器人抢先交易的问题,并且流程其实有点复杂,这看上去会是一个机会;但事实证明,个人最初的想法是太过天真了,尤其是最后的一点。首先,参与mStable的竞拍,是需要用到mUSD稳定币的,这可以通过USDT、USDC、TUSD、DAI去1:1铸造兑换,也可以选择在Balancer上进行兑换,从费用的角度来看,直接用稳定币铸造显然是更适合的:

OKEx CEO:本周OKEx将会上线更多YFI旗下的DeFi Voltron产品:12月8日,OKEx CEO Jay Hao发推称,本周OKEx将会上线更多yearn.finance(YFI)的DeFi Voltron产品。

注:DeFi Voltron是由YFI创始人Andre Cronje及yearn.finance核心贡献者开发的一种自动化效率很高的机器人服务。[2020/12/8 14:36:08]

正是这一原因,导致mStable协议抵押的资产在周六那天增加了1100多万美元,而竞拍结束之后,mStable协议抵押的资产从最高接近4000万美元,骤降到目前2940万美元,也就是说,这些新增抵押的资产并不是自然流进去的,而是用于竞拍的目的。铸造完mUSD之后,你需要把mUSD转到Mesa平台,然后通过官方的指南添加交易对,并进行出价,规则是“共计拍卖266万MTA,持续时间为2天,以北京时间18日22:00为交割时间,价高者得”。而每次出价及取消,都需要和合约进行交互,也就是说,每次操作都需要支付一笔手续费,然后笔者傻乎乎地进行了13次出价及取消操作,其中大部分是在最后的几分钟进行的。

BitMax首发DeFi币 ORN日内涨幅达17.13%:据BitMax官网显示,截止今日19:30 BitMax首发DeFi币 ORN 日内涨幅达17.13%,现报价3.35353 USDT。

更多详情见BitMax平台官网。[2020/11/30 22:36:25]

而竞拍的过程,实际是个博弈的过程,笔者从最初抱着捡便宜的心态,到后面不断抬高对项目的估值,再到达到个人出价的极限,最后在MTA清算价超过1.8美元,以及上线Balancer之后立刻达到3美元时出现的那种错愕感。毫无疑问,这次的DeFi投机行动,是彻彻底底失败的。但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一个刚上线不久的DeFi项目,竟然有了超过3亿美元的估值,这确实有些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恍惚间,我有种回到2017年ICO热潮的那种感觉。

Asproex(阿波罗)于9月3日正式上线DeFi热门币种DOT、LINK、LEND、COMP:据官方消息,2020年9月3日,Asproex(阿波罗)正式上线DeFi热门币种DOT、LINK、LEND、COMP ,并于当日开通DOT/USDT、LINK/USDT、LEND/USDT、COMP/USDT交易对。开放充提时间:9月3日17:00;开放交易时间:9月3日18:00。2020年,DeFi流动性挖矿盛行,Asproex(阿波罗)已率先切入“DeFi”生态赛道,后续将为用户甄选更优质的DeFi项目,让用户安全快捷参与DeFi浪潮。

Asproex(阿波罗)作为首家离岸银行控股持牌交易平台,也是一家涵盖CTO企业通证上市的交易平台,持有5国牌照,为全球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难的解决方案,助力数字化上市。[2020/9/3]

而事后来看,其实这种IDO方式,又存在很大的操纵空间,它对于投资者而言其实是非常不利的。而很多获利的参与者,又马不停蹄地把目光瞄向了接下来的YFI、Curve等热门项目,同样,也是让人匪夷所思的回报率,但这只是表面上的,绝非是普通参与者能够获得的回报率。所以,在体验过mStable的竞拍后,笔者可能不会再去凑新项目的IDO热闹了,相关的风险已经越来越大,“三无”项目也会越来越多。最后简单谈谈DeFi项目的估值问题:目前似乎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当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方法就是看市盈率,依据是DeFi属于三个超类资产中的资本资产,因此市值与协议盈利能力的比值,是一个较有意义的参考指标,而另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看协议锁定的资产金额,或者看交易的金额。然而,以上这些评估方案都是属于非常初期的,因为很多看似相同赛道的协议,实际并不是同一纬度的,例如layer1的DEX和layer2的DEX,从流动性来看,显然目前layer1的DEX更占优势,但从期望来看,layer2的DEX可能成长空间会更大一些,并且每笔交易的费用相差是非常大的,这导致layer2DEX的交易数明显突出,但协议的收入却并不高。

因此,总的来说,关于DeFi项目的估值,当前行业还是处于一个盲人摸象的阶段,就比如笔者对mStable的估值就明显低于市场给出的估值。还有一点值得说的是,在这一次DeFi运动中,SuZhu和他的ThreeArrowsCapital的表现是最为突出的,无论是AAVE、Kyber、Synthetix、mStable,还是其他几个即将推出的项目,都具有很大的亮点,总的来说,像衍生品DEX、低滑点DEX、Layer2DEX,以及稳定币资产、创新借贷等,依然会是接下来DeFi运动的主旋律,至于这场运动会持续多久,以及影响会有多大,这还需要时间来观察。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6: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