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P:OKEx Jay Hao:Uniswap很难取代当前的主流交易所

最近行业中Uniswap的异军突起引发了市场的关注。这是一个有趣且潜力巨大的DEX项目,在过去的一周,Uniswap的日均交易量迈过了1亿美元的大关,而在3个月前这一数值仅仅为1百万美元。为此很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以Uniswap为代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在未来将代替目前的主流交易所。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资料来源:Uniswap官网我第一次关注Uniswap是在今年年初,主要被其简洁的经济模型所吸引:

其中x是第一种数字货币的数量,y是第二种数字货币的数量,k是一个恒定的常数这个公式有一种独特的数学之美,正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虽然都是一个简洁的公式,但却打开了新时代的大门。具体而言,我们在过去进行加密货币交易时,都依赖订单薄模式,即交易者需要将自己的订单提交至订单薄上,随后进行撮合并完成交易,流程复杂,对系统的技术要求极高;而Uniswap则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交易模式---利用储备金流动性来完成加密货币的交易兑换,以此实现了自动做市场商。我们以Uniswap中ETH和ERC20代币交易为例。公式x*y=k中,x、y分别是ETH和一种ERC20代币的数量,而k是一个常数。x,y和k的初始值由流通性提供者确定,因为ETH和ERC20代币之间的汇率P=x/y,所以在确定x和y初始值的同时,也确定了汇率P的初始值。假如一个交易者想用m个ETH购买一定数量的ERC20代币,为此他需要向Uniswap交易合约的ETH资金池发送m个ETH,交易费用为h。为了保证k值不变,那么智能合约需要向投资者支付n个ERC20代币,即

公式即决定了支付给交易者的ERC20数量n。从图像上看这一交易过程更为简洁:因为k是一个固定的常数,所以两种代币的数量x和y只能在下图中的反比例函数图像上运动。开始时在图中的a点,当交易者向智能合约打入A代币时,的坐标来到b点;为了使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运动,必须减少B代币的数量,随后(x,y)运动到了新位置C,并完成交易。

从上面的交易流程我们可以发现,Uniswap完全不需要订单薄,且没有交易撮合这一过程,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即可实现交易的完成。如此简洁的一个公式,却颠覆了传统的交易模式,让人赞叹不已。然而,正如西方谚语中所说的:“Acoinhastwosides”,Uniswap简洁的数学模型在给它带来种种优势的同时,也为其未来发展埋下了种种隐患。首先,Uniswap的交易深度不足,无法支持大额交易。交易深度是衡量一家交易所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的是市场在承受大额交易时价格不出现大幅波动的能力。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如果不考虑交易费用,那么Uniswap的成交价格为P=n/m。从图像上看,在交易前合约内两种数字货币的数量为,交易后变为,那么其实际交易价格为:

由于y=k/x,所以的值越大,的变化幅度越小,此时趋近于0。这意味着当用户向交易合约中放入越多数量的代表A,换回的代币B数量越少,即交易价格越高。因此,Uniswap的交易深度非常差,用户无法在Uniswap上进行大额交易,否则将要支付很高的价格。

其次,Uniswap无法独立定价,必须依附于主流交易所。Uniswap舍弃了订单薄模式,即舍弃了“价格优先”的交易原则,无法捕捉到市场的最新交易价格。为此,Uniswap不得不引入套利机制:一旦Uniswap上的价格与市场公允价格不同,就会出现套利空间,并将价格拉回正轨。这注定了Uniswap永远无法成为主流交易所,否则套利机制将失灵,交易无法保证按正常市场价格执行。因此,基于以上原因,即便我对Uniswap的数学美感不惜吝啬之词,却也不得不遗憾地说,Uniswap很难取代目前的主流交易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pepe最新价格SWAP:Bancor V2可解决无常损失?

编者按:本文来自Deribit德瑞的交易课,星球日报经授权发布。近几个月以来,去中心化金融出现爆发式增长,且自动做市商去中心化交易所已经成为新兴DeFi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层.

[0:0ms0-8:8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