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从资金荒、恒大事件看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上的应用价值

三季度末,据媒体报道资金价格全线上行,虽然央行近期开展了1400亿元逆回购操作,但隔夜资金利率仍大幅上升超30个基点,DR001加权平均利率从9月17日的1.79%升至9月23日的2.12%,跨季的14天资金价格也有大幅上行,市场又现季末流动性紧张。资金紧张下,使本来就突出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加凸显,尤其是让产业链中一些发展前景不错的企业错失良机,甚至半途夭折。在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形势下,如何运用新技术识别供应链中企业的优劣及给予精准信贷支持,成了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恒大”的难题

9月24日,一份关于恒大集团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报告在网络持续发酵,引起社会激烈反响。虽然恒大进行了否认,但隔日恒大股票及债券等都迎来了大跌,可见市场对这个消息的恐慌。梳理发现,事件的重心虽然是恒大地产与深深房A的资产重组,但市场更关注的是重组不成功的后果,那就是恒大将背负更严重的债务,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对上下游产业链8441家企业形成极大的影响,部分企业可能破产,几百万人甚至失业。可见,如实掌握企业产业链的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积极干预解决,会将很多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事实证明,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往往会采用延长账期的方式来缓解各自的资金压力,但这种账期的传导很可能导致供应链上的某家企业面临破产危机,进而导致整个供应链出现问题。对于供应链金融来说,区块链的出现,可以实现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任传递,帮助企业更好地盘活资产,从而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流转效率。供应链金融亟需“外力”加持

谷燕西:比特币的价值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效应:2月2日消息,据Glassnode链上分析数据表明,比特币交易钱包中存储的供应量处于近2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对此,美国力研咨询公司创始人谷燕西表示,比特币的价值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效应。比特币网络1月份的交易量创新高,由此表明比特币价值的继续上涨趋势。[2021/2/2 18:41:48]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由于自身信用不足、抵质押物相对缺乏、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其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可以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政府关注的一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可以说缓解了问题的严重程度,但仍然没有解决问题。作为普惠金融的新生力量供应链金融,通过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的“四流合一”,让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的信用做背书,以真实贸易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可以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国家也看到了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独特的优势,出台了鼓励政策。在各项利好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供应链融资作为服务中小企业的新方向,积极布局创新多种形式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企业作为产业链的神经末梢,受到整个产业链的影响和辐射,越来越依靠供应链金融生存。据有关媒体预测,随着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物流企业等纷纷由C端金融转向B端布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迎来爆发期,2020年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7万亿,可以说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随着传统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纷纷在供应链金融上布局,中小企业融资难得到一定缓解。然而,随着业务的发展,供应链金融在具体实践中对中小企业的帮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优秀,其中仍有许多难题解决。这给了区块链大展身手的空间。作为银行机构,出于风控考虑,仅愿意对供应链核心企业有直接应付款义务的上游一级供应商提供保理业务,或对其下游一级供应商提供预付款或者存货融资。这就导致了有巨大融资需求的下游供应商或经销商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比如深圳前海联易融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冀坤曾说到,过去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对象很窄,基本局限于大型企业,最多触达一级供应商,而真正需要融资的二级、三级往上的供应商仍很难实现。同时,企业信用无法传递、供应链上存在信息孤岛、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难度大等问题也是制约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外,供应链全链条信息难以融会贯通、上下游企业信息割裂、信息透明度不高,又会导致“数据孤岛”的产生。比如,银行做供应链金融业务时所获得的数据是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和一级供应商所提供的,而核心企业信用难以传递到下游企业,银行面对下游单一企业,解决信息对称、掌握企业信用成本很高,同时,由于与产业链割裂,导致企业融资往往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更好的增信措施,银行难以把控风险,所以基本就会选择拒贷。区块链技术如何为供应链金融赋能

谷燕西:Diem推出将大幅增加稳定币市场流动量,促进基于稳定币金融业务开展:12月8日,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资产研究者谷燕西发表专栏文章称,互联网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发展正在使得未来的银行服务能够以更广泛的方式,由不同类型的提供者提供。他表示,目前市场中的数字稳定币如PAX,USDC和即将推出的Diem美元稳定币都是在不同的区块链支持的基础上运行流通的。这些数字美元稳定币都是按照同美元1:1的方式来产生。其所依据的美元储备托管在有托管机制机构当中。链上依据这些数字稳定币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实体,也就不再局限于银行。非银行机构,个人用户,甚至是互联网上的硬件都可以提供某一种银行服务。谷燕西在文中还指出,预期的Diem数字美元稳定币在2021年中的推出会大幅增加数字稳定币在市场中的流动量。基于这些数字稳定币的金融业务因此也会更多地开展起来。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新产生的数字稳定币都是在合规的前提下运作的,因此基于这些稳定币的各种应用就可以没有合规方面的顾虑。[2020/12/8 14:32:29]

供应链金融是典型的多主体参与、信息不对称、信用机制不完善、信用标的非标准的场景,与区块链技术有天然的契合性。甚至可以说,供应链金融是区块链落地应用的绝佳场景之一。首先,区块链技术能够整合有效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在区块链架构下,供应链生态中的参与方依协议共同维护一个公共账本,每一笔交易经全体共识后记账。公共账本上的数据全体可见,可有效保证数据主体的访问权和数据可携权,赋予数据主体对自身数据更为灵活的处置能力,通过这一特性证实贸易行为的真实性,提供丰富可信的贸易场景。其次,区块链不可篡改和数据可追溯的特质,可以解决信任难题。链上数据不可篡改,可溯源的特性,可以实现核心企业背书效用沿着可信的融资链路传递,为中小企业信用进行二次背书,解决了核心企业信用难以传递到供应链尾端的难题,实现了实质性的信任流通。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供应链链条的竞争力和效率,也将极大的降低链条上供应商的融资成本,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通道。第三,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能防范履约风险,打造一站式清算系统。基于智能合约的履约形式不但能够在缺乏第三方监管的环境下保证合约能够顺利执行,而且杜绝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违约风险。同时,智能合约可以实现金融穿透式支付,能够看到最后一层供应商拿到订单后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获得资金情况。如果把每一个参与订单的供应商的合同都放在区块链上,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资金自动拨付,实现一站式清算。最后,区块链的特性提升了监管的便利性。顺应当前金融监管日益严格的趋势,区块链可以帮助供应链金融的信息上链加密并实现可追溯,通过有效地获取监管信息,对资金流分析预警,能够及时对贸易背景真实性进行分析与核实,极大便利了监管工作。结语

谷燕西:预期美国加密数字金融市场会有更快的发展:11月11日,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资产研究者谷燕西发表专栏文章称,新当选的美国总统拜登计划邀请Gary Gensler担任他的监管美国金融市场的顾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美国的加密数字金融市场预期会有更快的发展。Gary Gensler对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货币持有非常客观的态度。[2020/11/11 12:15:55]

为了推动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旺链科技作为区块链技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者,搭建金融机构、产业链核心企业、链属企业、供应商等多方联盟信任体系和价值网络,释放传递核心企业信用,降低产业链资金结算成本、融资成本,增强资金和资产流动性,促进整个供应链生态良性发展。在当今信息社会,我们可以预见,区块链技术的大量运用将进一步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更针对性的支持,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供应链金融痛点问题,给各行各业带来和谐健康的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谷燕西:区块链技术及DeFi的应用会取代目前多数金融中介服务:9月15日,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资产研究者谷燕西发表专栏文章《从比特币到CBDC,浅析数字资产的全球流动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就是货币。在区块链技术的推动的各种创新中,数字货币是一个主要的发展产品。USDT是市场中产生第一个对标美元的数字稳定币,之后更多的合规数字稳定币开始出现。Libra的出现将数字货币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它的出现直接推动了全球主要央行的CBDC开发。各国央行发行的CBDC会成为金融市场中的主要的交易媒介,CBDC的推出也就意味着相应的底层技术设施的出现。而这个底层技术是极有可能是分布式记账技术。目前除了分布式记账技术之外,不可能有另外的一个崭新的技术来支持CBDC的发行。他在文章中还表示,在金融业务流程方面, DeFi的应用探索也在持续的发展。DeFi的本质是将金融业务流程自动化,在不需要金融中介的前提下完成一些基本的业务流程,譬如抵押贷款,稳定币生成和自动做市交易。区块链技术本身以及DeFi的应用会取代目前的很多的金融中介服务。而这些功能都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未来的金融业务会是在完全不同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之上,以不同的方式开展。[2020/9/15]

谷燕西:欧洲财长们或应考虑同科技公司合作制定Libra应对策略:9月14日,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资产研究者谷燕西发表专栏文章称,欧洲的财长们或许应该换个角度考虑对Libra应对的策略。他表示,欧洲的财长们应该调整其策略,允许像Libra这样的数字稳定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运行。这样就能对数字稳定币对货币市场带来的影响有更准确的认识,也有助于其开发出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欧元CBC。从技术应用发展带来的趋势来看,科技公司在一些方面比商业银行更具有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优越性。因此欧洲的财长们或许应该考虑如何更好的同科技公司合作,而不是将它们作为对立面而排斥了。[2020/9/14]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6:48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