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为什么币圈发项目的都是同一拨人?

编者按:本文来自区块律动BlockBeats,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2018年,歌手、综艺主持人、饶舌乐团Machi团长、电竞老板、聊天平台Swap创始人等众多身份为一体的黄立成,躬身进入币圈,成了音乐界第一个拥抱加密货币的艺人。刚刚从圈外进场的黄立成并不是简单的炒币,他刚一进圈就解锁了高阶玩法:发币。在创立秘银Mithril后,这个项目在当年11月就上线了币安,成为「首个上线币安的加密货币发行方」。虽然项目定位宏大,旨在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但今天来看这项目只能说还「活着」:虽然社交渠道还在更新,但推特的内容早已转变为新项目引流。

Mithril当前价格走势只做一个发币项目并不能满足黄立成。2019年12月,由其创立的平台MachiX的版权代币音浪STYL上线币安DEX,而黄立成本人,涉足的领域也从去中心化社交媒体延展到了版权+区块链。一年一个赛道的黄立成,今年又看中了DeFi。今年10月,前身为17直播,并以「一对一私讯」为名的情色聊天平台SWAG宣布引入代币经济,并计划开启流动性挖矿玩法。此外,SWAG还计划推出所谓的拍视频「挖矿」活动,只要用户按照要求录制视频并上传,官方会从中抽取部分玩家给予SWAG空投奖励。而这个融合了TOKEN、流动性挖矿和DAO等热门概念的项目,背后的操盘手正是黄立成。据律动观察,这并非黄立成的第一个DeFi项目,在SWAG.Finance之前,还有一个已经在币安智能链上线的去中心化借贷项目CreamFinance。自己发新项目,并在自己的DeFi项目中开启流动性挖矿,这种做法完全与此前的KIMCHI将并不流行的TEND代币加入代币池无异,最终KIMCHI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近一个月内暴跌96%。实际上,类似于黄立成这样「老」团队创立新项目在加密行业并非稀罕事,比如律动发现,云算力服务商Ankr创始人ChandlerSong与团队,都深度参与了Bounce.Finance、Burgerswap;而国内很多区块链项目方同样如此,流动性挖矿都曾被当成很多团队「续命」的药方。「续命」项目方?

此前,一个老牌项目的消息被淹没在了DeFi热潮中。9月24日,LoomNetwork前员工「Dilanka」公布了一张长图,揭露官方虽然对外宣称项目还在正常运行,但实际上项目自自从今年5月以来就陷入了停滞。此外,Loom后续推出的新项目Kickstarter同样如此,虽然他已经离职近一年时间了,竟然还能成功登陆原来的员工账号,「这很好地佐证了项目方的不作为。」

事件完整链接:https://ipfs.io/ipfs/QmeYC6EsZ8cn8iyVBFRqZTdZtxJZWGJUSPtEzf1FaR5mv5在曝光的这张长图中,Dilanka还提到,LoomNetwork实际在2019年就终止了Relentless的开发,但这个事实被官方隐瞒了,后续Loom现任CEO也确认这个项目花掉了150多万美金,而Kickstarter这个项目则筹集了近30万美元的资金。老项目名存实亡不如重新立项。实际上,部分DeFi项目背后的玩家就是那些已经创立了一两年的区块链项目方。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律动,仅仅只是在YFI最火的时候,某公链团队顺势推出的一个仿盘项目,一夜之间,官方合约账户就能转入了数千个以太坊,无利可图后就成功隐退了。而直到一周后,公众才在媒体报道中看到该团队宣传着要扶持DeFi项目的消息。改头换面趁势做新项目,已经成为不少项目方的普遍做法。国内某公链项目运营王佳告诉律动BlockBeats,他所在的团队今年9月初也推出了某流动性挖矿项目,虽然从表面上看,公链本身与项目并没有关系,因为「对外会说是节点做的」,但实际上,这类项目就是由公链项目方提供技术、宣发和安全审计支持,因为公链本身就有社区,流量也不错。他表示,「整套产品的开发难度并不大」,问题是要设计出「团队能接受的奖励机制」,如果是从他们那里拿一手的方案,除去后续的维护费用,成本价大概在5、6万元。而一旦转到市场价,一整套方案的起步价会直接飙升。一位专门出售盘系统的商家称,「一般这类方案起步价报10万」,其实由于代码都是开源的,开发难度并不高。虽然这一两周DeFi热度已经有所下降,他个人也还是卖出了好几套类似系统,「转向私下搞」。和当初的IC0一样,一个新的DeFi项目基本形成固定的流程:复制现有头部DeFi项目的代码,找意见领袖站台、放大项目创新点,再通过流动性挖矿方式分配代币,最后是造势配合拉盘。其实我们在之前关于Uniswap发币的文章中分析过,当流动性挖矿项目泥沙俱下的时候,很多项目会通过升级无常损失、夹带私货以及收取矿税等方式收割新玩家。据统计,自今年9月以来,被标注为严重漏洞或跑路的DeFi项目,包括了Justfolio、EMD、CherryFi、FYIII和Chick等项目,甚至在EMD跑路事件中,还上演了官方与投资者协商退还的戏码。

DeFi项目EMD跑路后与社区协商退还事宜DeFi项目的寿命短了

流动性挖矿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虽然每天还是有十余个新项目出现,但其中大半部分可能一周后便不复存在了,很多新项目本身并没有流动性,诞生的目的就是迅速收集资金,然后永久消失。相对于以前的IC0,DeFi项目创立、发币、上币的成本更低了,很多KOL和项目方在原来的「主营业务」之外,还搞起了新项目,甚至出现了之前好几个加密大V撺局发币,由于被社区Diss最终不了了之的丑闻。越来越多的项目出现,单个DeFi项目的寿命却越来越短。连Aave、Synthetix这样的项目,代币价格都较历史高点跌去了一半,而很多fork的项目,则下跌了90%甚至更多,更别说一些DeFi局。币价下跌遭受损失的不只是普通投资者,10月7日,加密分析师JoshRager就表示,当初以1.5万美金成本买入的某个DeFi项目代币,最终只卖了不到20美金,只能自我安慰「可以拿来抵税」。而目前市面上的头部DeFi项目,大部分是基于以太坊或侧重于以太坊生态的项目,这些项目又与其他项目环环相扣,互相绑定。以Layer2项目Looping为例,它离不开zkRollups,也离不开用于报价的预言机和提供深度的稳定币,更不用说提供交易的诸如钱包、节点服务商,以及IPFS等基础设施。这既是已初具规模的DeFi项目的门槛,也是新进入者想要追赶而上的难点所在,除完备的产品性能,项目方更需要建立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和使命的社区,才能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归属感。而同一批人做不同的项目,也就越来越普遍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Pol币USD:威廉:PayPal终至,买币窗口关闭了吗?

编者按:本文来自威廉闲谈,作者:陳威廉,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还记得之前PayPal宣布几周后将要向美国用户全面开放购买比特币的入口吗?比预计的两三周提前了不少,今天PayPal终于全.

[0:0ms0-10:19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