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谷燕西:比特币会像瑞银认为的那样归零吗?

最近,世界上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瑞银财富发表了一篇研究观点。这个研究观点认为由于监管措施以及更好设计的版本出现产生的竞争,加密数字货币的价值很可能会归零。“在我们看来,当一个更好的版本上线之后或如果监管政策的改变会压制市场情绪的时候,没有什么能阻止加密数字货币的价格归零。”持有加密数字货币的投资者,因此会失去他们的资产。比特币是最大的加密数字货币,因此瑞银的观点也包括比特币。显然瑞银认为比特币的价值同样也是非常有可能归零的。主流金融机构的不同观点和投资选择

谷燕西:机构资金入场推高比特币市值,其价值共识完全不同于互联网时期价值共识:12月22日,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资产研究者谷燕西发表专栏文章称,现在比特币的市值已经超过了全美最大商业银行摩根大通的市值,也已经超过了提供全球信用卡清算服务的网络Visa公司的市值。这表明市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对比特币的价值形成了共识。如果只是全球普通的散户对比特币的价值形成共识,那么很难将比特币的市值推到现在的这个高度。比特币之所以能达到现在的这个市值,是因为机构资金已经开始进入比特币。他在文中表示,市场中依然存在的一个普遍的观点是认为比特币价值是市场投机的结果,而且这样的投机导致的价值是不会持续的。这个观点通常将比特币价值同历史上类似的泡沫相比较,譬如最近的互联网时期的泡沫。但是比特币目前的价值共识同互联网时期的价值共识有本质上的不同。比特币的价值完全不是依赖于底层的所有权或者预期的收益。比特币价值的特点是它本身就是它的价值。这个价值的大小是完全由市场来判断的,完全是人们的主观判定。谷燕西最后指出,市场对现行的货币产生流通机制并不是十分的乐观,因此才会潜在地把比特币作为一种价值储存和转移工具来使用,因此就导致了比特币价格的不断攀升。[2020/12/22 16:03:48]

非常有意思的是,目前主流金融机构对于比特币的观点开始出现了强烈的分化。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星展银行已经计划开始提供比特币的交易服务。美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富达已经开始提供比特币的托管服务。摩根斯坦利通过购买MicroStrategy的10%的股票来间接持有比特币。MicroStrategy是全球拥有比特币数量最多的公司之一。因此摩根斯坦利间接地持有了大量的比特币。经营历史超过150年的MassMutual保险公司也开始买入比特币。一些主流金融机构的研究者也开始唱多比特币。譬如花旗银行的研究人员认为比特币会在2021年底之前上升到30万美元。大通摩根的研究人员认为比特币长期会上升到14万6千美元。这些主流金融机构一方面表达了其对比特币的认可,同时也将自己的资金真正地投入到比特币当中。在另外一个极端,一些主流金融机构依然持有对比特币的非常负面的观点。除了瑞银的观点之外,另外还有美国银行的研究观点。这个观点认为比特币是所有的泡沫之母。富国银行也认为比特币是高度投机性的产品。但富国银行同时也认为,像比特币这样一个持续发展的12年的现象,不能就认为它是一个泡沫。总之,现在在主流金融机构当中,对比特币的立场目前处在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阶段。可以说这些对比特币的观点是一个连续体。一个极端是极力反对,另一个极端是极度支持。那么比特币是否有可能像瑞银提出的价值有可能归零呢?我认为瑞银的观点中有其合理的部分,但另一部分值得商榷。监管对比特币的影响

谷燕西:数字稳定币竞争优势是其底层清算结算系统及相应的配套设施:9月7日,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资产研究者谷燕西发表专栏文章《从USDT到Libra,分析数字稳定币的商业模式》称,数字稳定币的竞争优势就是其底层清算结算系统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譬如对于在以太坊上发行的数字稳定币来说,经营方完全不必另外开发底层清算结算系统,支付终端方面的工作也会非常少。另外,由于以太坊的全球性,所以它可触及的用户的范围非常广。这些优势是通常的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与此同时,他还表示,这样的一些优势并不能保证这样的机构能够只依据稳定币来获得足够的收入。对于数字稳定币的经营方来说,只有在一个能够充分发挥数字稳定币优势的具体应用场景,才能保证这个数字稳定币的持续经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如果一个数字稳定币是作为一个通用性质的数字货币推向市场,那么这个商业模式就很难持续下去。如果是这种情形的话,这个稳定币的规模越大,其失败的几率也就越大。[2020/9/7]

首先,在对比特币的监管方面。全球主要经济实体中的金融监管机构,在对比特币的相关方面采取措施时,一定会引起比特币价格的大幅震荡。而且这些金融监管机构一定会采取这样的措施。所以比特币价格大幅下跌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实际上我一直认为,监管措施是影响比特币价格的灰犀牛因素。这个灰犀牛的撞击不是是否会发生,而是什么时候会发生,会撞向谁,撞击导致的影响会有多大?对于比特币的持有者来说,必须对此有清楚的判断。但是,我同样认为,在比特币方面的监管措施不会彻底消除比特币。比特币现在已经普遍被认定是一种资产。所以监管机构没有理由对比特币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义,所以比特币会继续存在。另外最关键的是,在一些监管措施执行之后,比特币的运作会被纳入监管的范围之内。这一方面会限制比特币的高度的投机性,因此会限制它的价格的大幅波动。另一方面也会为资金流入比特币奠定坚实的基础。全球范围内机构掌握的资金因此就可以自由地流入和流出比特币。而这会为比特币的进一步的升值提供可能性。来自稳定币的竞争

声音 | 谷燕西:未来的交易所模式一定是中心化撮合和分布式清算结算托管结合的模式:CBX研究院创始人和院长谷燕西认为,目前的交易所业务正面临着区块链和资产和货币数字化带来的巨大的挑战。未来的交易所模式一定是中心化撮合和分布式清算结算托管结合的模式;未来的交易服务会是一个基础设施服务,就如同现在的电信服务和支付服务一样;未来主导的交易所的组织形式一定是一个金融机构联合成立的模式;未来的交易所一定是全球范围内经营,不是现在的在各个监管辖区的范围内经营;DeFi会应用于交易相关的各项业务当中。[2019/11/26]

瑞银的另外一个观点是,稳定币的推出会对比特币产生非常强的竞争,因此会导致它的市场需求下降。我认为这个论据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稳定币对比特币产生的竞争效果,绝不会像瑞银提出的这么大。首先,稳定币相对于现有的法币流通机制有其优越性,特别是在跨境转账和交易方面。在能够流通的地理范围方面,稳定币也会流向现有的法币流通机制无法触及的地方。在支持数字资产的交易方面,稳定币更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稳定币推出之后,一定会受到广泛的采用。但是它在同比特币的竞争方面有一小部分的重叠。它们还是主要侧重于不同的市场,因此并不会产生最直接的面对面的竞争。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由于稳定币为比特币交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所以稳定币反而会推动比特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声音 | 谷燕西:Libra的一个潜在的竞争者是Twitter和square的CEO Jack Dorsey:今日,在由火讯财经主办的“火讯Facebook Libra周”线上沙龙上,CBX研究院院长谷燕西表示,在潜在用户方面,Facebook确实在全球有27亿的注册用户,数量方面他确实是有优势。但是,具体到数字资产方面,加密数字资产的爱好者的活跃社交群体是Twitter,而不是Facebook,而且推特的用户也是遍及全球。如果一个基于加密数字资产的金融应用,需要在全球推广的话,实际上推特更适合于此目的。Libra稳定币的一个潜在的竞争者是 Twitter和square的CEO Jack Dorsey,他在社交网络和货币支付端方面都有优势,所以他很有可能是Facebook稳定币的一个很大的竞争者,而且他一直是加密数字货币的强烈的爱好者,特别是对比特币。在2018年5月在纽约举行的 Consensus大会上,他就提出,互联网需要自己的稳定数字货币。[2019/6/21]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7:60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