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创作者经济新纪元:为什么音乐NFT会崛起

作者:Chloe@IOSGVentures

深陷泥潭的音乐产业

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人们身心放松的最重要方式,音乐应该算在Top3了。人类对音乐的喜爱几乎是刻进DNA的。从生物学角度讲,听音乐可以使大脑回路区域得到奖赏并产生愉悦,同时也能调节神经递质多巴胺的产生。从“身边即世界”的视角同样如此:我们身边不玩游戏者大有人在,从来不听音乐者却十分罕见。音乐产业理应拥有最广阔的市场。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P2E不可持续,如何寻找下一个AxieInfinity」中提到过马斯洛人类需求模型金字塔,音乐与游戏无异,音乐产业的本质也是上层建筑的消费。但从两个行业的数据可以看到,音乐产业的表现与游戏相比之下却不尽人意。线上音乐作品及现场演唱会创造的收入总和实际相比游戏产业仍然相差甚远。音乐和游戏的消费模式不同,直接用数据比较似乎并不完全准确,但我们也可从中看到一些传统音乐产业的困境。

数据来源: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1132706/media-revenue-worldwide/

NFT市场LimeWire将为Polygon上的创作者分配收入:金色财经报道,NFT市场LimeWire首席运营官Marcus Feistl表示,在第三季度晚些时候,用户将能够使用旋律、节拍和歌曲库来创作人工智能生成的音乐。这些内容最初来自合作伙伴平台和LimeWire拥有的内容,然后才允许音乐家上传自己的内容。工作室中创建的所有内容都将在Polygon区块链上铸造。该平台在原始内容的上传艺术家和新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创作者之间分配收入。

具体来说,艺术家根据其内容产生的观看次数从LimeWire产生的广告收入中获得一部分(以原生LMWR代币支付)。这些内容也可以作为NFT在LimeWire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创作者将收到此交易量的版税,目前以USDC支付。[2023/8/29 13:03:40]

从上图来看,其实不止,跟“创作者经济”相关的产业,不管是文学、音乐、视频还是社交等都有一些困境,可以说是共性问题,比如:

创作者收入不足优秀作品被埋没常态化版权纠纷

本文为“创作者经济”系列的第一篇,聚焦音乐产业,围绕传统音乐行业为何陷入困境,区块链的到来又能如何赋能音乐产业等问题展开讨论。

马斯克:未来12个月推特不会从创作者的“打赏费”中分一杯羹:金色财经报道,马斯克今日在推特上发推文表示,鼓励内容创作者向粉丝提供订阅内容,内容可涵盖长文章至长视频等各个方面,且他们只需在设置中开启内容变现(Monetization)功能,便可收到“打赏”。他表示,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推特将分文不收。内容创作者将获得推特所收到的所有金额的“打赏”,若用户使用iOS或Android系统,其收到的订阅费用为70%(平台收取30%),而若是使用网页平台,其收到的订阅费用为92%(这具体取决于“打赏者”使用的支付服务商)。而在第一年之后,iOS和Android系统收取的费用将降至15%,但推特将在此基础上增加少量费用,具体取决于“打赏金额”量。马斯克称,推特还将帮助推广创作者的内容。他们的目标是让创造者的热度最大化。并且在任何时候,创作者都可以选择离开推特平台,并带走他们创作的内容。[2023/4/14 14:02:43]

最核心的问题无非就是“人”的问题。音乐创作需要物质支持,不能完全“用爱发电”。传统音乐产业最主要的经济模型是“流媒体模式”。简单来说,人们在Web2音乐平台上,例如Spotify或者网易云等,每播放一次歌曲,创作者就能获得微薄收入。根据INSIDER的调查报告显示,Spotify上歌曲每循环一次能产生0.003-0.005美元的收益。这意味着同一首歌曲被循环250次,创作者才能有一美元的收益。而这一美元还要被平台、音乐公司等版权所有者瓜分,创作者真正到手的收益就更是微乎其微了。这对于非“顶流”歌手,小型音乐人而言其实是很难从中获益的。另外,音乐的投放和后期宣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音乐公司的帮助,个体音乐人就算有好的作品,也很难有“出头之日”。“是金子总会发光,付出总有回报”这句话在当代音乐产业看起来过于理想主义了。

Magic Eden启动强制执行创作者版税的新协议Open Creator Protocol:12月2日消息,Solana生态NFT市场Magic Eden宣布,从当地时间12月2日开始,Magic Eden将启动一项协议,该协议将对所有选择使用该工具的新收藏品征收版税。

此前10月17日消息,Magic Eden宣布启用可选版税,允许NFT购买者选择全部、一半或没有版税。(CoinDesk)[2022/12/2 21:16:58]

曙光-音乐代币化

区块链的到来给传统音乐产业带来了曙光。加密产业的核心就是“去中心化”和“所有权”。Token能够重塑生产关系,极大程度上赋能音乐产业。简单来说,创作者经济创造了价值,在价值传递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角色:价值创造者-音乐人,价值传递者-版权公司和音乐平台等,价值接受者-听众。价值创造者无疑是最关键的一环,理应获得最多的经济回报。但在传统音乐产业,绝大部分收益则被版权公司或流媒体平台收入囊中,这是一种不健康且效率较低的生产关系。而借助Token,Web3音乐产业有了更多比“流媒体模式”更加高效合理的经济模型。它能够重塑生产关系,降低中间商的重要性,将收益更多分配给价值创造者。

Web3.0创作者经济平台Darkblock完成170万美元融资:11 月 13 日消息,Web3.0 创作者经济平台 Darkblock 宣布完成 17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Greenfield One 和 A&T Capital 领投,Smape Capital、Unpopular Ventures、Arweave、Arweave 开放式网络孵化器 Open Web Foundry 参投。此外 Darkblock 还推出了一个网络和电视应用程序,艺术家和创作者可以使用该应用程序免费升级他们的 NFT,以包含为 NFT 所有者所保留的独家内容。

Darkblock 是一个将数字内容 NFT 化的创作者经济平台,目前支持基于以太坊的 NFT 标准 ERC-721 和 ERC-1155,未来计划支持所有主要的 NFT 标准(Palm、Flow、Tezos 等)。[2021/11/13 6:49:38]

近期,加密行业中涌现了很多音乐项目,其经济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大类。有的项目采用了单一模式,而有的则是几种模式混合。

Coinbase NFT市场公布新一批启动创作者合作伙伴:11月17日消息,Coinbase NFT市场公布新一批启动创作者合作伙伴,包括World of Women、VeeFriends以及艺术家DrifterShoots。

此前公布的有MoonCats、GxngYxng、Forgotten Runes Wizard’s Cult 创作者、Michael Blau、MekaVerse、RTFKT Studios、Cool Cats、Trevor Jones、Amber Vittoria和0N1 Force。[2021/11/17 21:58:16]

1.流媒体模式,代表项目:Audius

Audius的经济模型与传统音乐平台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流媒体模式”。Streaming既然是传统音乐行业的主导,必然有其可取之处。首先它对拥有大量粉丝基数的音乐人较为友好,其次不管是音乐公司还是听众,对这种模式都更为熟悉。因此类似Audius的平台能很快吸引大量的音乐人和听众入驻。Audius的重要突破之一是优化了收入的分成比例。相比于Spotify等音乐平台和版权公司占大头的形式,Audius让渡了平台的利益,将更多的收入回馈给音乐创作者,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创作者收入不足的问题。

但本质上来讲,Audius并没有颠覆传统的流媒体模式,也没有很好的发挥Token的作用。值得庆幸的是,Web3音乐平台对经济模型的探索并未止步于此。

Web3应用都有一个共同的内核,即“众筹”,音乐平台也不例外。“众”意味着音乐人和听众不再过度依赖“中间商”。在这种框架下,音乐人作为价值创造者能够获得大部分收入。音乐平台则是简单的“作品聚合器”,是创作者和听众能直接互动的场所,而不是占据大部分收入的行业寡头。听众也同时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去支持自己喜欢的音乐人,而不是被资本决定该听什么。

围绕着“众筹”的内核,衍生出三种创新的经济模型。

2.纯NFT模式,代表项目:MintSongs、Pianity

纯NFT意为不代表版权的NFT,因此不会带来除了二级市场价差之外的收益。纯音乐NFT平台的灵魂就是“粉丝经济”。这是我最喜欢的模式,但也是让投资者最难理解的一种。粉丝跟投资者不同,投资者是寻求回报的,而粉丝却是“为爱发电”。对于真金白银的收益来说,粉丝更看重的是NFT这种粉丝周边带来的“情感维系”。而Pianity正是抓住了这样的粉丝心理打造而成。

这种模式的好处颇多。首先是NFT的形式不受限制,非常灵活,数量和价格都可以由音乐人决定。如果音乐人有一批“死忠粉”,这部分粉丝愿意为NFT支付很高的价格,那么音乐人可以选择发行限量的高价NFT。如果音乐人没有很多“死忠粉”但是“泛人气”很高,则可以发行大批量的低价NFT以供路人粉“打赏”。这实现了微观经济学中的“三级价格歧视”——根据不同的需求弹性制定不同的价格以捕捉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为音乐人带来了更多收入。其次,纯NFT并不涉及到版权的分配,因此与传统流媒体平台不构成直接竞争的关系。很多“顶流”音乐人可能不愿意将自己的版权分散出去。所以纯NFT模式有更高的操作性和可行性。最重要的是,纯NFT是最利于小众音乐人的模式。试想一个音乐人只有10个粉丝,如果在传统的流媒体平台上,这10个粉丝贡献的收听量带来的收入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这10个粉丝在Pianity上购买音乐人的NFT,会给音乐人带来更可观的收入,同时又不影响音乐人的版权收益。

图片来源:Pianity官网截图,图上是即将入驻Pianity平台的音乐人,Token持有者可以通过投票方式决定音乐人的入驻顺序。

此外,Pianity还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音乐平台不公平的推送机制的问题。在传统音乐平台,出现在平台首页和每日推荐榜单里的歌曲都是由平台决定。而Pianity将这一权利交给了听众。听众通过staking投票,可以决定哪些音乐人能占据更多的展示资源或者能优先入驻。

3.版权分配模式,代表项目:Royal

顾名思义,这种模式以NFT或者Token作为载体,将版权分配给投资人,投资人获得了一部分歌曲所有权。这种模式更具经济学意义。投资者花钱购买歌曲的未来预期,如果歌曲大受欢迎,则可以获得较高的未来现金流。比起让音乐平台和版权公司等中间商赚差价,这种模式可以让音乐人和投资者获得大部分收入。然而,这种模式的实现却有更多的困难。比如涉及到版权的合规问题,如何高效地汇集利润和分发利润等等,还需要进一步探索,Royal正是这一赛道的“领头羊”。

4.众筹模式,代表项目:OceanFloor

随着“众筹经济”在主流产业的兴起,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愈加清晰。简言之,就是粉丝、公司或者创作者本人发起众筹,为音乐创作提供资金支持。创作者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回馈听众,而粉丝直接投资了音乐作品,可以获得极大的“参与感”。这种模式将付出前置而回报后置,先完成众筹才能听到音乐作品,需要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治理机制。

SocialFi-展望未来

为什么音乐产业乃至整个创作者经济至关重要?我们认为,自带社交属性的以社交平台作为载体的创作者经济和SocialFi是加密行业走向主流的重要契机。

首先,传统产业存在很多过度中心化带来的痛点,而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属性的强大工具,能够真正赋能产业,从生产关系上实现变革。其次,社交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属性。音乐平台可以成为桥梁,将更多的Web2用户转化为Web3用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对Web3音乐平台拥有更高的期盼:Web3音乐平台应该创新经济模型,重塑生产关系,解决传统音乐行业的困境;新型音乐平台应该拥有独特的市场定位和精准的目标客户群体。最后,常常被忽略却至关重要的一点是用户体验的优化以降低磨损率。目前大部分Dapp操作复杂流程冗长,Web2用户进入门槛较高。只有操作简便、体验流畅的产品,才能吸引Web2用户大量迁徙至Web3,将加密行业推向主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DOGENFT:BNB HEROES:一款直接奖励玩家BNB的链游

如果你和世界上多数人一样,你可能也玩游戏,或者认识喜欢玩游戏的人。总的来说,在这些数字世界中花费的时间相当于“浪费时间”,至少从直接的金钱意义上来说是这样:当你离开游戏时,你所花费的所有精力,包.

[0:15ms0-9:43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