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G:参与ID0真的会稳赚不赔吗?警惕这六大风险

原文标题:《

赚钱&送钱:坑货ID0形式总结

》相信大家对于ID0这个名字不再陌生,首发最低筹码上市后立刻5–10倍甚至百倍收益的神话,这个项目也造富了不少玩家,我身边有朋友甚至重金几百万筹建ID0打新工作室,两个月就获得了半个小目标。因此ID0也是普通人最容易获得暴富的机会,但是真的如此吗?

为大家总结以下几种可能给项目方和机构送钱的ID0。

无限制池

代表作:早期打新平台公售

规则:投入无限制,Token限量、ID0发行价固定、按投入比例分币。

这种情况下就会有大户通过闪电贷或者质押白嫖获得大量的FIAT,例如原本按照币价20万刀的池子,突然来了一个科学家投入5000万,拿走了99%的份额,而因为币价固定,所以大户只需要投入不到20万就可以,剩余原数奉还,完全白嫖ID0池,而剩余参与者只能在1%里分成,完全就是凑个热闹。

一句话评论:大户通吃,散户气氛组。

无限池

代表作:MangoUXD

规则:Token限量,投入不限量,Token价格根据总投入自动计算。

UXD是Solana的算法稳定币项目,获得了大量顶级机构的投资,但是投资金额大概在5M以内,获得超过15%的代币。而在ID0过程中总释放的Token为总量的5%,没有设计初始定价,根据投入金额总量与token总数量相除,获得单个token价格,再根据个人投入的金额确定获取代币数量。在这种机制下看似皆大欢喜,所有人都有token可拿,但是却是满盘皆输的结局。

因为在

ID0

过程中随着总资金不断扩大膨胀,最终按照当时ID0的价格,FDV已经是最成功的算稳MKR的1.5倍左右,严重超估。而且不同于其他打新方式,无限池中所有参与者的购买意愿都会得到实现,因此除非有项目方做MM否则没有人接盘的情况只能任由币价下跌,最终结果也不孚众望,开盘后直接腰斩。

一句话评论:所有人受伤的世界,只有机构和项目方享受了其他人抬轿子的喜悦。

规则:项目方设置起始价格,规定时间根据是否有人购买提升或降低价格,不限制参与人数。LBP拍卖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规避传统

ID0

大户通吃、参与人数少等特点,所有参与者都有可能买到首发token,但是实则漏洞百出。

首发最大获利:根据规则,第1个区块的价格为项目方设计的初始价格,是受益最大的,科学家通过提高gas费等等所有方式,将价格会大幅提升,直接买入个人硬顶,并顺势将价格抬高。

极易操盘:后续人在参与过程中只能等待时间过去妄图降低筹码价格,但实际上项目方只要一个小额买单就可以让价格维持在他想要的区间。

价格锚定:同时LBP的机制掩盖了项目方为了提高估值而做的价值锚定的恶举。例如GF的LBP初始价格为1U,而按照这个价格的FDV已经超过公会领域的绝对第一YGG。而公会类估值严重依赖Vault的总价值,与之相对GF此时金库还没有什么资产,在LBP时的价格已经严重溢价。

韭菜互割:同时LBP让散户在拍卖过程中就相互博弈,而非在二级市场与项目方博弈,在LBP参与过程中,随着参与额度和金额的变化,参与者的心态也会被数字所牵制,又想拿到最低价格,又怕被前人抢先。实际上早就被项目方安排的明明白白,只要价格一低于预期,马上一个小额买单将价格提升,轻松又愉快。而最终散户获得的筹码价格已经在项目方算计之内。

最终当上所后果然GF破发严重直接腰斩。

规则:白名单可进入

ID0

,释放Token少,不保证所有人能够抢到Token。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游戏的热门游戏Token额度抢购当中,有了白名单之后仅仅是进入的权限,项目方并不保证获取额度。

因此有玩家花大力气和甚至金钱,抢到白名单之后,进入ID0一眨眼ID0池子很快被科学家抢完,到手的金额还不足以付出你的成本和时间。

一句话总结:科学家YYDS

私募额度

代表作:POT、BZZ、CHIA

规则:上家说了算。

大家应该也遇到过很多项目早起便有私募释放,部分散户也可以参与,但是这种不具备强合约的额度通常有巨大的风险。

假额度:这种每年都会见到很多。

卡额度:一般私募额度都是从机构释放到散户市场,但是机构拿到额度之后是否能够及时释放给散户都是未知数,甚至有机构先把受伤所有Token砸完,再低价抄底交给散户的恶劣案例。此种行为不仅仅局限于机构,很多项目方也会采取同样的手段。

长释放期:结合上一条,私募额度通常释放周期很长,一年以上,而在首发没有获得足够利润覆盖本金的情况下,遇到914等大盘基本面暴跌的情况或者走入熊市甚至会导致入不敷出。

防坑指南

看清规则:所有

ID0

项目都会有明确规则,看清是否存在坑的情况。

计算估值:类似于GuildFi这种项目,即使基本面再好,也需要参考其他同类项目的市值,如果在首发阶段估值便达到了同类项目的50%以上,那此时便需要考虑是否继续参与,毕竟后续获利空间已经低于2倍,一不注意可能就被埋。

计算成本:参考以上一条计算自己参与的成本和获利空间,固定价格

ID0

一般按照设定价格的5倍计算,参考目前20%释放的惯例,在第一轮就可以保证回本,但如果已经低于5倍获利,建议不要参与。

原文作者:CryptoAzrael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13:90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