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金融:观点:去中心化金融需要走入民间

去中心化金融或称分布式金融(DecentralisedFinance,DeFi)是指应用公共区块链如以太坊来设计去中心化,点对点的金融服务。去中心化金融是以加密货币或稳定币计价和结算的,靠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不像传统“中心化”金融是以法定货币计价和结算,依赖券商、交易所或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人员提供的金融服务,因此减少了昂贵的中介成本。

去中心化金融对任何人开放,能增强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和民主性,並提升了隐私性、公平性和资产安全性,利用电子加密钱包的私钥让用户无需银行户头能掌管自己的资金与数字资产,更轻松便捷,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各种金融交易如借款、贷款赚取利息、购买保险、交易衍生品、交易资产等。

然而,事与愿违,中本聪2008年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里表述以上“去中心化“的精神与初心並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实现,反而成为一小撮人发大财,中饱私囊的捷径。

Zodia Custody任命Bitstamp前高管为首席执行官:金色财经报道,加密货币托管公司Zodia Custody任命Bitstamp前首席执行官、Starling Bank联合创始人Julian Sawyer为首席执行官。Zodia是英国渣打银行的子公司,并得到北方信托的支持。根据一份声明,他将接替Maxime de Guillebon,后者此前在渣打银行的创新和风险投资部门SC Ventures工作。

Zodia最近宣布将推出一项旨在保护客户资产免受交易所破产影响的服务。[2023/1/3 9:50:05]

今年1月,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奥古斯丁·卡斯滕斯在一场国际论坛演讲中严厉批评,“迄今为止,分布式金融领域主要用于投机活动,在实践中它其实存在很多中心化的做法。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洗黑钱、欺诈、黑客攻击和所谓的?”地毯拉”(rugpulls,指加密货币开发商引导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后,就卷走投资者的资金远走高飞)局变得猖獗。”

彭博分析师:UST的崩盘在“预料之中”:5月21日消息,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Bloomberg Intelligence高级商品战略分析师Mike McGlone分享了他对UST崩盘的看法。McGlone表示,UST价格暴跌是针对加密行业其他公司的算法稳定币的警告:“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风险资产退潮的一部分。当退潮时,你会看到谁穿了衣服,我们发现基于市场需求上涨的算法稳定币并不是什么好主意。”McGlone称UST的崩溃是“不幸的”,但考虑到加密市场的泡沫状况,这并不意外。他同时表示,Terra的下跌属于“预料之中”,并指出,市场需要清除过去两年膨胀过度的加密资产。(Crypto Globe)[2022/5/22 3:33:15]

今年3月,以太坊联合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Buterin)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时,表示担忧加密资产行业的未来。他感慨並批评做为有潜力推广点对点的金融服务,增强金融的包容性和民主性的公共区块链-以太坊,已沦为“让少数白人变得无比富有,也让污染物不停排进空气,同时也成为逃税、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局的工具。”

Anchor Protocol的UST存款从140亿美元暴跌至79.28亿美元:5月10日消息,根据官网数据,Terra链上收益协议Anchor Protocol的储户存款从上周五的140亿美元暴跌至79.28亿美元,跌幅超过43%。该存款市场主要是Terra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Terra USD(UST),由于UST在短短三天内两次与美元汇率脱钩,市场恐慌加剧,导致大量用户提款。

此外,Anchor协议的治理代币ANC在24小时内下跌43.77%,现报1.09 UST。[2022/5/10 3:02:37]

以上两位权威人士明显点出至今,分布式金融的发展现状距离理想还有一段距离,甚至已“步入歧途”,还谈不上做到了金融民主化!

除了需要大大改善技术以达到上链安全,扩容与环保等关键发展指标外,笔者想从治理机制,监管框架,引领创新,普及教育这几方面分享促进去中心化金融发展的一些看法。

德国数字资产银行Finoa与TrustToken宣布合作:德国数字资产银行Finoa宣布与资产代币化平台TrustToken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便在TrueFi主网启动时为其原生代币TRU提供机构级的加密托管。除了加密货币托管之外,两家公司还考虑直接从Finoa的安全基础架构中提供TRU抵押,从而为代币持有者提供参与网络治理的机会。据此前报道,TrustToken将于11月21日推出无抵押借贷DeFi协议TrueFi,以及用来进行贷款质押和投票的原生代币TRU。TrustToken允许通过审查的借款人进行TrueUSD(TUSD)贷款,TRU质押者会评估这笔贷款的信用度,TUSD贷方可在获得收益的同时进行TRU流动性挖矿。注,Finoa是一家位于德国柏林且完全合规的数字资产银行,为机构投资者(比如资产管理人、风险投资人和家族办公室)、富裕人士和公司提供定制化的数字资产托管和资产服务解决方案。[2020/11/20 21:30:57]

首先,参与去中心化金融项目的加密货币服务企业需要构建风险为本的现代去中心化金融框架,比如利用先进的区块链情报软件为智能合约地址生成实时进行风险评估,采取及时措施对付洗黑钱、欺诈、金融犯罪以及、黑客攻击、勒索软件攻击等非法活动,确保去中心化金融的安全性与合规性,保证自身安全,同时达到监管要求。

再来,历史金融事件以至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在没有监管或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经常会导致业者创新过度,冒高风险和高杠杆化操作,甚至炒作与操纵市场而带来经济与金融的不稳定,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近期的中国蚂蚁金服的花呗借呗无序扩张事件。

虽然去中心化金融追求的是开放自由,但基于以上过度或滥用创新带来不良的后果,这不代表中心化金融就不需要或可以绕开金融监管。问题是目前监管体系的建设主要是针对传统中心化金融业,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存在协调适配的问题。比如传统金融业的被监管者或主体是明确的,但在没有中介机构的去中心化金融,监管机构有必要先厘清权力,利益与责任所在,以确定监管对象。例如国际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ActionTaskForce)开发了一个“所有者?/运营者”测试功能,用于确定去中心化金融项目里“维持控制或影响的创建者、所有者和运营商”,以便更好认清锚定监管对象。

如何调整原有监管制度甚至重新制定新的监管体系,並培养一群“科技型”的监管人才以面对中心化金融带来的挑战将是金融监管机构要严正以待的工作。

还有,由于去中心化金融从一开始就设计为无需许可,因此理论上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它们。全球各国如何进行去中心化金融的协同监管,是否需要一个国际监管机构来制定一些各国或地区都应该遵守的共同监管原则等是迫切需要采取行动的课题。

既然去中心化金融能增强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和民主性,提升金融部门整体的效率,除了适当的监管环境外,笔者认为各国相关的金融管理机构应该义不容辞,更主动更积极地投入去中心化金融的创新洪流,充分全面及时了解创新者面对的各种瓶颈或路障,推出相关的政策或指导原则帮助解决这些瓶颈或路障,去芜存菁,指导宏观方向,引领技术创新培育去中心化金融持续健康的发展,造福被传统金融业忽略的金融消费者。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刚刚宣布启动ProjectGuardian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项计划与金融业者合作探索在去中心化金融里利用资产代币化(assettokenisation)创建具有经济潜力和价值的实用场景。试点项目包括利用公共区块链通过执行智能合约进行更具包容性的担保借贷。

最后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对去中心化金融的普及教育与更好的用户体验。去中心化的金融项目,相对于传统金融产品,使用难度大很多,对用户的认知要求较高,这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去中心化金融的发展速度。

据笔者观察,迄今真正参与去中心化金融活动的一般是较年轻对新数字技术熟悉或感兴趣的群体。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去中心化金融的入门体验仍然是难以承受的。比如将法币转换到加密货币或资产的过程,转换后必须安装专门的“加密钱包”来保管和管理,还有这些钱包要求用户保护高度敏感的密码、私钥和助记词都可能是令他们生畏的。去中心化金融需要发展到简单易操作,低门槛才能真正推动普恵金融的发展。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8:1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