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永恒牛市的幻灭:似曾相识的长冬

7月的市场正在消化着前两个月的极端波动,投资者们争论的焦点转向周期的底部是否在形成,我们也有时间回头审视DEFI技术、CEFI暴雷、过度杠杆、流动性周期带给我们的一切。每一次危机来临之前,总有人相信“这次不一样”,而事实上——我们始终在重复着历史。在周期面前,技术的进步或许只能推高经济的预期,而不能抑制贪婪和恐惧,我们见证了杠杆的破坏力和泡沫的快速破灭。如果我们能从前两个月中学到什么,那一定是对市场规律的敬畏和投机心理的审视。

没有什么不一样,不同的只是我们的投资者学到了更多,狂热和噪音被市场淘汰

从六月中旬至今,加密市场正式进入了熊市的第二阶段:机构破产与清盘,也就是一部分经济学家口中的“LTCM时刻”。巨头的倒台只是第一步;对于机构资产的清算和拍卖,以及投资者信心受损所引发的撤资潮,对全市场范围内的资产估值造成了二次打击。在投资者对上述情形基本完成定价的当下,作为加密市场的核心之一,BTC的价格从高点已经下跌超70%;ETH的价格则已经从高点下跌超75%。

????

平心而论,目前加密市场所面临的状况,与1997年-2002年时的资本市场颇有几分相似。让我们回顾下当年发生了什么:

美联储从1995年开始的降息,营造了宽松的经济环境,推动投资者涌入股市。

互联网的兴起与广泛应用,使得投资者将资金集中于新兴的互联网科技股。互联网公司的估值节节攀升,其高收益率进一步吸引投资者加入。风投机构很乐意将资金投向互联网概念企业;而大型投行则为这些互联网公司的IPO大开绿灯。

DFINITY基金会计划拨款500万美元以推动DeAI发展:7月17日消息,DFINITY基金会计划拨款500万美元,以推进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为DeAI的开发提供资金,提供的资金将以ICP代币的形式提供给开发者。DFINITY基金会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Dominic Williams表示,使用IC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优势包括在透明的公共网络中运行,具有安全且可验证的人工智能执行和值得信赖的结果。[2023/7/17 11:00:02]

随着流动性充满了Nasdaq的每一个角落,从1999年1月起,美联储开始了持续1年半的连续加息;同时,监管开始调查部分巨头企业的垄断行为,而媒体也开始怀疑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在多重影响下,投资者开始抛售科技股,Nasdaq指数迅速下跌。

大量互联网企业破产清算,股价归零,并波及到重仓这些企业的机构,以及为其提供信贷担保的银行或第三方融资渠道。

2001年,美联储开始大幅降息,但Nasdaq指数直到2002年年中才停止下跌。此时,该指数已经从顶峰下跌了78%。

太阳底下无新事。加密市场牛市的结束与头部项目的暴雷,使得投资于此且缺乏对冲的部分机构遭受了巨大损失;而先前的过度杠杆化套利与投资,则使得这些机构难以为其先前的举债扩张支付利息费用。最终,一些机构宣布破产清算,而为他们提供资金的其他机构亦因坏账而举步维艰。仅仅数月,巨头便化为尘土——就像20年前的LTCM那样。只不过,远高于当年的交易速度,将这个过程进一步压缩了。

加密货币服务公司Prime Trust CEO被解雇:金色财经报道,Prime Trust的CEO Tom Pageler本周被解雇。根据Tom Pageler在Linkedin上的个人资料,Pageler自2021年1月以来一直掌管这家总部位于内华达州的加密服务公司。他之前是Prime Trust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目前尚不清楚Pageler被解雇的原因。[2022/11/30 21:10:38]

机构清盘所引发的连续抛售潮,亦对衍生品市场造成了显著冲击,推动着避险情绪长期居高不下。波动率曲面的反转便是避险情绪的体现之一。投资者大量买入短期看跌期权以对冲下跌风险,一度推动看跌/看涨比率达到2的高水平,并将短期隐含波动率推升至显著高于长期波动率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ETH上的风险敞口得到了较好控制——至少从gamma敞口角度而言如此。然而,BTC的风险敞口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持续且反复出现的负gamma敞口,意味着期权卖方在价格下跌时的任何对冲操作,均会带来额外的抛压,进一步推升了加密市场的整体风险水平

与经济政策对波动率的影响不同,机构破产带来的避险效应持续时间更久。从2021年年初至今,经济政策对于短期波动的持续影响时间,通常不超过两周;而在避险效应的加持下,本轮波动率曲面的反转已经持续近一个月。尽管波动率曲面在短时间内有所恢复,但考虑到7月仍不乏来自宏观经济的冲击,波动率曲面反转或将持续。

美国银行:仍认为美联储明年12月开始降息:11月5日消息,随着市场消化最新的非农就业数据,美元进一步走软。尽管10月份就业增长强劲,但美国失业率有所上升,这可能支持了美联储明年开始降息的市场疫情。美国银行经济学家在一份关于劳动力数据的报告中表示,我们仍然认为美联储明年12月将开始降息。[2022/11/5 12:19:42]

历史只是在重复它自己

我们耳熟能详的衍生品,包括期权、期货等,在那一年,还是属于金融创新的范畴。

LTCM于1994年由传奇的华尔街公司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债券交易主管创立,在债券市场进行高杠杆套利。其董事会成员包括迈伦·斯科尔斯和罗伯特·C·默顿,他们在1997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纪念他们开发的用于期权定价的、大名鼎鼎BS模型。

那时风头正健的LTCM,用了一套现在看起来很简单的策略——均值回归,押注市场会回到平均水平时他们会获得的回报,其中暗含的假设是,市场不会偏离“norm”太久。多年来,在市场正常运行的时候,确实是这样。LTCM在头三年分别向投资者交出了年化21%、43%和41%的满意答卷,令华尔街所有银行家趋之若鹜。基金签订了数千份衍生品合约,几乎当时所有银行都是他们的债主,涵盖了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风险敞口。

然而,这套押注市场总会回归“norm”的策略失效了——应该说是,在LTCM倒闭之前,他们没有等到市场恢复正常的那一天。黑天鹅事件还是发生了。俄罗斯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恐慌,使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抛售一切,LTCM押注的收益率差没有如他们预期的回归正常,反而扩大了。突然间,数百亿的杠杆交易策略都亏本了。基金被迫平仓,加剧了所有投资者的系统性风险。

Messari:波卡三季度营收下降47%,活跃地址下降40%:10月9日消息,加密货币研究平台Messari近日发布波卡三季度报告,指出该网络在关键生态系统指标上出现了一些下降,但其基本指标,如验证者数量、提名者数量和质押占比在90天内保持一致。

具体来说,三季度波卡营收继续下滑,总收入115,326美元,环比下降47%;活跃地址也大幅下降,三季度波卡上只有139,419个活跃账户,环比下降40%。自Q1以来,网络上的验证者数量保持一致,仍为297人;关于验证者质押情况,Messari发现“297个(98%)验证者中有292个质押了180万~340万DOT”;

此外,Messari还发现,自今年年初以来,DOT总质押量在该网络上的占比保持不变,前三个季度的占比一直是54%至59%。(ambcrypto)[2022/10/9 12:50:24]

很多人把三箭资本的危机,和当年LTCM的坠落相比。

尽管三箭与LTCM的规模无法相比,据报告,三箭在巅峰时期也仅拥有180亿美元的规模,与LTCM相差甚远,但仔细回顾其中的脉络却颇为相似。

LTCM押注均值回归,广泛借入债务高杠杆运行其策略,然而黑天鹅事件发生,策略失效导致无法偿还债务,流动性受到挤兑,市场定价扭曲,信仰崩溃。

三箭押注LUNA与stETH,以低抵押甚至无抵押的方式广泛借入债务,高杠杆运行,LUNA崩盘,stETH同时受到冲击,为了减小损失,三箭不得不抛售stETH,面对大范围无力偿还的偿还债务,给VoyagerDigital、BlockFi和现在的Genesis等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许多与LUNA与stETH无关的投资者也选择撤回流动性,市场以崩溃的方式实现着“去杠杆”与“硬着陆”。

1998年,2022年,期间24年,发展过程几乎是一致的。更不用提中间的1990互联网泡沫、2008年间的次级贷款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历史似乎一直在重复。

在杠杆积累的时候,没有人反思过吗,没有人向历史请教过吗?

不,一定有的。

只是这种声音被飙升的资产价格淹没了,乐观主义者们狂喊这“这次不一样”。

1998年时,华尔街迷信着衍生品与诺贝尔得主的光环。互联网泡沫时,人们坚信着这项通讯技术可以开启新的世界篇章。2008年时,次级贷款的发明似乎解放了全人类。

技术带来的革新,导致了投资者对于现状的乐观,狂热助长了广泛的投机心态,对风险边界的不断侵蚀,累积的杠杆,导致了高收益的虚假承诺,多米诺骨牌倒下的那一刻,没有什么不一样

贪婪与是否中心化无关

当我们身处社会以及经济生活时,不得不面对的困境是多方不信任,尤其是金融活动。传统金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由公证人、律师、银行、监管合规官、政府等提供“信任服务”,这是加在每一个参与者身上的隐形成本。

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缩写,是对人和人之间信任问题的另一种解法。旨在创造一个无金融中介机构的金融世界,它继承了比特币的精神,将区块链的使用从简单的价值转移扩展到更复杂的金融用例。其内涵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censorshipresistance,immutability,verifiability,accessibility和socialconsensus,翻译出来是:抗审查性、不变性、可验证性、可访问性和社会共识。它承诺了开放和无需许可的金融未来。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各种金融服务,了解所涉及的透明风险并相信他们的钱不会被盗或冻结。

然而,就算DEFI有宣称中的这样那样的好处,加密货币投资者还是在与CEFI机构打着交道。

在接下来讨论之前,我们先对CEFI进行一下定义。这里我们抛弃掉传统的中心化金融机构,比如银行、券商等,仅讨论加密货币领域的中心化金融机构,比如CEX如币安、FTX等,借贷机构如BlockFi等。

究其原因,CEFI提供了DEFI的一些收益优势,以及传统金融服务产品的一些易用性和安全性。因此,即使冒着交易对手风险、黑客风险、欺诈风险等各类风险,用户还是将自己的资产由100%秘钥控制的链上,转移给了一个黑匣子。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似乎在权衡,在选择,在让渡,他们让渡了对自己资金的100%所有权,换取了更加方便、易用的服务。

这些黑匣子,在处理客户的资金时,理应按照系统性的风险措施对市场波动进行弥补,比如超额抵押、比如控制杠杆、比如保证流动性,然而当人类的贪婪失控时,很难有合适的手段对CEFI黑匣子内这些迹象进行预警。

那么DEFI呢,宣称拥有着immutability,verifiability和accessibility的DEFI,可以抑制住人类的贪婪与恐惧吗?

2013年,V神预见了智能合约应用于复杂金融应用的未来。

由规范我们交互方式的软件和算法控制——“代码即法律”,codeislaw——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监管形式,私人行为者可以将他们的价值观嵌入技术制品中。这带来了多种好处,比如法律自动化,比如先验的执行规则和法规自动发生。区块链技术,就是其中最伟大的一例实践,带来了许多将法律转化为代码的新机会。通过将法律或合同条款转换为具有执行保证的“智能合约”,这些规则将由底层区块链网络自动执行,而且始终按计划执行,而不管各方的意愿如何。

正如创立DEFI货币市场协议Compound的RobertLeshner曾经说过的:没有人的判断、没有人为错误、没有流程,一切都是即时和自主的。

依靠技术作为约束个人行为的手段、作为自动执行规则的手段,听起来是的。很多“代码就是法律”的支持者似乎认为DEFI完全在法律框架之外,而不是简单地成为金融机构去中介化的一种方式。

我们还是再提一次LUNA,LUNA-UST的套利机制本身是由代码完成了,因此只要在网络不拥堵的情况下,这个套利过程是自动自发、顺畅快捷,然而这只是技术上的进步。实际上这套机制没有解决的是,套利之外的问题——风险的问题、杠杆的问题、泡沫的问题。

这是一个比之前任何一场硬着陆更为迅速的泡沫挤压过程,涉及了链上的DEFI协议以及链下的CEFI机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无一幸免,在杠杆周期面前,我们一直争论的DEFIvsCEFI之间的差异或者未来,孰优孰劣,谁来拯救谁,不值一提。

当然我们并不是在暗示,对人性的约束常常要依靠更普世的法律,比如监管应该在什么情况下扮演好守门人,还是如古典经济学认为的一样,只要做好敲钟人的角色。我们只是尽可能地重申,尊重市场规律与抑制投机心理的重要性,这不是DEFI或者CEFI这些技术手段能解决的问题,有赖于市场整体的成熟和进步,有赖于所有加密货币投资者的共同成熟与成长,平抑掉过分的杠杆周期。毕竟一个真正有效的市场和一群理性的投资者,绝不会允许一个这样扭曲的机会存在太久。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7:16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