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E:百年孤独 —— 人民币的魔幻现实主义

Overview概述

观点一?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从属地位和经济高增长与流动性持续膨胀之间的矛盾,对中国经济正常运行和宏观调控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中国开始从各个方面努力使人民币“走出去”。

观点二尽管SDR和”一带一路“的尝试具有其前瞻性和优秀的战略性,但是在SWIFT系统笼罩之下的人民币支付和结算仍旧未获得自主权。所以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举动或使得DCEP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把利剑,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场上发挥重大作用。

Report报告

据深圳商报17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研发的数字货币已经开始进入闭环测试阶段,中国数字货币亮相在即。对此消息,央行今天没有回应。但央行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在一些功能实现上会和电子支付有很大的区别,最终投放的数字货币会通过竞争实现系统优化。据目前公开披露的信息,央行数字货币很有可能诞生在改革开放的示范区深圳。不管何时上线,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已经是板上钉钉。

目前,大众对央行在加密货币的结构和实施上大略有三种猜测。

第一,央行直接向公众提供存款账户,并发行一个可以存入数字钱包的数字代币。央行扮演商业银行的角色,公众可以交易和持有央行的债务。

第二,央行还可以选择向所有金融机构提供储备账户,赋予他们DCEP的交易支付权。而金融机构将负责KYC和数据管理等代理工作。这种模式并不是没有先例,中国就要求支付提供商在央行持有其客户资金。在未来,这些服务也可以进一步扩展到DCEP。

Ledger前CEO:Ledger产品争议不是技术失败而是公关失败:5月19日消息,针对Ledger产品引发的争议,Ledger前首席执行官éric Larchevêque表示,“ Ledger产品造成的可怕混乱局面不是技术上的失败,而是公关上的失败,许多人认为Ledger是一种无需信任的解决方案,但事实并非如此。要使用Ledger的产品,必须对Ledger给予一定程度的信任。Ledger的安全模型并未改变,这些设备仍然安全,没有后门,也没有阴谋。

此前报道,硬件钱包Ledger推出基于ID的密钥恢复服务“Ledger Recover”,引部分用户反对。[2023/5/19 15:13:46]

第三,央行规定商业银行资产必须由央行储备提供全面支持。这种模式比较激进,部分银行业务被移除,有助于降低系统风险。为了确保商业银行有利可图,央行可以允许它们通过向其他客户借贷DCEP来继续提供信贷服务。

笔者把这三种建议总结为三个方面:流通,支付和借贷。不管最终如何,由于中国经济的特性,DCEP最终会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把利剑,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场上发挥重大作用。

人民币的艰难国际化之路

不管是贸易方面还是货币方面,中国从未放弃国际化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经济地位的大国,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世界第二,但直到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之前,在国际计价系统和信用支付系统中根本没有人民币的影子。真正的经济大国,其货币必须是国际货币,违反规律会招致越来越大的经济困境。2018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0.5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9.7%。其中,出口16.4万亿元,增长7.1%;进口14.1万亿元,增长12.9%;贸易顺差2.3万亿元,收窄18.3%。全年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上海升级后已净提款超50万枚ETH,约85万枚ETH等待提款:金色财经报道,Token.Unlock数据显示,以太坊完成上海升级后至今,已净提款超50万枚ETH。此外Nansen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约85万枚ETH等待提款,其中待提款的实体中Kraken占比约46.3%,位列第一。[2023/4/16 14:06:40]

2018年中国月度进出口规模与增速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人民币国际化首先是为摆脱小货币引起的整个国家经济的从属地位;其次是争取与本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性质相适应的国际货币、金融的话语权和自主权。而中国想要获得话语权和自主权,就一定会招致既得利益者的阻碍,所以人民币国际化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

要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最需要搞清楚的是为什么中国会走上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的经济增长方式。

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还是低水平经济国家,“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便不可能根本摆脱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状态。国家决定,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就必须将目光转向境外市场。

二战后,日本和西德的迅速崛起给了人们巨大的启发,它们在崛起过程中,外部需求起到了弥补内需不足的重要作用。而后亚洲四小龙紧随其后的成功验证了一个规律,出口替代(也就是增加外需)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低水平经济国家迅速摆脱内需不足的有效途径。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之后,也在1997年第一次遇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而后也是靠加入WTO,通过外需拉动解决了低水平经济的经济增长问题,所以中国是带着严重依赖外需的运行结构来到了经济大国的入口。

超200家英国公司受硅谷银行破产影响将无法支付薪水:金色财经报道,据Watcher.Guru在社交媒体披露,受硅谷银行破产影响,超过200家英国公司将无法支付其员工薪水。[2023/3/13 12:59:13]

当依赖外需解决了低水平时期的经济增长瓶颈问题,经济进入高增长路径之后,经济高增长与流动性持续膨胀之间的矛盾产生了。中国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了持续的资金输入,引起了严重的输入性通胀。这就是中国经济当前的基本背景,也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流入的外汇多数是要结汇的(以前是强制结汇制度),外汇储备变动能够有效影响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变动,是影响国内货币供给的重要渠道。反映出了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逐年增加。

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

这些因外汇增加而增加的货币供给是没有对应产品的。贸易顺差增加的外汇是因为产品出口大于进口,因此增加的本位货币在本国市场上没有对应产品。

这种被动的无实际对应产品货币的发行行为就是货币从属地位的典型表现,它对中国经济正常运行和宏观调控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只有不断压缩流动性才能保持正常的宏观经济环境。所以中央银行对冲人民币流动性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根本问题不在于中国人民银行,而在于持续的顺差,输入性通胀完全是外来因素造成的。很显然,国家已经意识到这种超高的外汇占款比重会对国内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并逐步开始解决这个问题。

Unicorn Growth Capital和EchoVC加入Celo基金会:金色财经报道,风险投资基金Unicorn Growth Capital和早期风险投资公司EchoVC 宣布加入 Celo 基金会,旨在推动 Celo 生态系统中的非洲 Web3 项目增长。Celo 基金会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非营利组织,为 Layer 1 Celo 区块链平台增长和发展提供支持。据此前相关报道,Celo 于今年 7 月宣布成立 Celo Web3 非洲基金,以帮助非洲初创公司采用加密策略。(businesswire)[2022/9/16 7:01:41]

外汇结算交易过程

来源:标准共识

显然小货币大经济让中国处于一个两难的困境中:在中国经济高度依赖外需的情况下,想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就必然会持续双顺差,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输入性通胀会导致资产价格膨胀和物价上涨;在越来越严重的输入性通胀下,财政政策由于其滞后性必然会采取越来越紧缩的措施,用历史的眼光去看的话,“去杠杆化”通过减少信贷来减少产能无疑是一种典型的紧缩政策。而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为了刺激经济,财政政策必然会在“宽松”和“拉动内需”上做文章,但同样的问题还是存在,并没有被解决。

“两难困境”背后的思路其实是:一方面需要“拉动内需”;另一方面需要“走出去”进行人民币国际化。就像大禹治水一样,“堵不如疏”。疏通人民币对外流出的金融渠道而不是拒绝外币流入,它符合大经济与小货币之间矛盾解决思路。

Circle允许从固定收益国债产品中 \"免费 \"提前提取USDC:金色财经消息,Circle首席执行官Jeremy Allaire表示,在加密货币市场出现多年来最糟糕的表现时,Circle Yield的用户可以提前取款而不会面临处罚。自2月推出以来,该贷款部门已完成约2.48亿美元的业务。(beincrypto)[2022/7/8 1:59:15]

人民币国际化的根基

一国货币能否成为世界货币,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该国的综合经济实力。著名国际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说,关键货币是由最强大的经济体提供的,这是具有历史传统的事实。对当前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可以用这样几个数字进行简单勾勒;第一,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5%,是同时期世界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的近3倍。第二,到2018年底,我国的GDP突破90万亿人民币,按美元兑换人民币1:7折算,约合12.857万亿美元,低于美国的20.49万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二。第三,中国的外汇储备截至2018年已达3.0727万亿美元,高居世界榜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增速

来源:世界银行

中国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改革开放政策,综合经济实力发生了显著变化,那么,代表其总体经济价值的货币,必将迟早成为世界货币,并在世界货币格局中占据它应有的位置,这可以说是主要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告诉人们的一条基本经验。

在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中国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发展速度要快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以美元计,2018年中两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6万亿美元,增长12.6%。其中,出口2.5万亿美元,增长9.9%;进口2.1万亿美元,增长15.8%。贸易顺差3517.6亿美元,收窄16.2%。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8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占全球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2.8%,与上年持平;货物进口额占全球货物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0.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为历史最高水平。2018年,中国对前四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东盟、日本进出口分别增长7.9%、5.7%、11.2%和5.4%,合计占进出口总额的48.3%。其中,对欧盟、美国、东盟、日本的出口分别增长7.0%、8.6%、11.3%和4.4%。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人民币作为这个巨大的外向型经济体的交易媒介,已受到来自全世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如果说一国国内经济规模不足以证明其货币国际化的必然性,那么,一国国际经济的规模和贸易国际化程度将充分证明其货币国际化具有直接的客观基础。

SDR和一带一路的尝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从未放弃过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从2004年允许建立离岸人民币银行账户,到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及《清算协议》签署,再到2013年首次提出、2015年正式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迅速。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一带一路通过区域化的贸易合作,在贸易环节使用人民币,投资项目以人民币结算,为人民币的海外输出创造了条件。尤其是通过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客观上刺激了人民币的海外需求。在流通过程中,部分人民币将以外汇储备形式被其他国家持有。最后,境外人民币会以人民币投资以及人民币债券形式流回国内,这种通过资本开放形式流通的人民币会不断加深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

一带一路”的人民币国际化思路

来源:标准共识

虽然无从判断究竟是“一带一路”,SDR,还是由于世界经济放缓,外贸增速放缓的原因,但是很显然从2013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占款比重逐年下降,到2018年外汇占款仅占基础货币的39%。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据IMF公布的最新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季度数据,截至去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外汇储备资产约合2027.9亿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资产的1.89%,占比高于澳元的?1.62%和加元的1.84%。在中非贸易中,人民币的结算比例已从2015年的5%升至2017年的11%。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程度的加深,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也随之扩大。

Conclusion结语

本文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主要探讨中国经济中大经济小货币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及SDR和一带一路的尝试,下篇主要探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拦路虎SWIFT以及央行数字货币为人民币国际化中人民币的清算和支付体系可能带来的变化。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12:85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