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巴比特专栏 | 区块链,天然就有着To B基因

一、区块链的ToB基因

在腾讯区块链白皮书里,有这么一句话:区块链,天然就有着ToB基因。

这句话,挺有意思的,值得细细思考。

目前每个人都在抱怨说,区块链最大的问题就是泡沫太多,没有真正落地的项目,虽然我们每一个参与者也都在想方设法让区块链尽快落地,但是收效甚微。

我最近在想这么一个问题:会不会大家觉得区块链没有落地,这个问题并不是出在落地本身,其实目前区块链已经有不少落地项目了,只不过大部分区块链落地项目都是ToB的,而不是ToC的,所以大众的感知没有那么强烈?

比如说,腾讯区块链有一个项目是区块链发票,与深圳市国税局合作的,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之前有很多人嘲讽说,腾讯的区块链发票项目,既没用到工作量证明,也没有用到UTXO账户系统,这就是一个传统的互联网项目,没有任何区块链元素,跟区块链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是,它背后确实是用到了分布式记帐系统,不管你认为它是互联网发票也好,还是区块链发票也好,腾讯区块链发票这个项目确实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也得到了税务总局的认可,现今已接入的企业超过2000家,截止2019年8月5日至区块链电子发票一周年之际,现已开出近600万张发票,日均开出4.4万张,累计开票金额达39亿元。

Twitter官网Logo已改为X,Tweet更名为Xeet:7月25日消息,Twitter官网Logo已改为X,此外帮助中心显示,Tweet正式改名为Xeet。[2023/7/25 15:56:27]

还有,我国央行曾经正式发布了一套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支票数字化系统,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票据融资贴现行为,该系统旨在打击财务欺诈以及减少打印支票的费用,系统已经投入使用1年多了。

央行数字票据系统:基于对数字票据及其交易特点的分析,我们初步完成了一套依托区块链技术、以智能合约为载体的数字票据技术基础设施。每张数字票据,都是一段包含票据业务逻辑的程序代码及对应的票据数据信息,这些运行在区块链上的数字票据拥有独立的生命周期和自维护的业务处理能力,可支持票据承兑、背书转让、贴现、转贴现、兑付等一系列核心业务类型,各种业务规则可通过智能合约编程的方式来实现。

这么看来,区块链明明已经在很多方面落地了,但是为什么没有被普通人感知到呢?

因为这两个项目都是对公的,也就是都是ToB的,比如说开发票,个人一般比较少开发票,都是跟公司业务相关的才会去开发票;数字票据普通人也不会涉及到,也都是公司层面才会涉及到的行为,所以这两个项目普通人基本都无法感知到。

Bitwise CIO:一场持续多年的加密牛市正在拉开序幕:6月25日消息,加密指数基金管理公司Bitwise首席投资官(CIO)Matt Hougan表示,在期待已久的机构兴趣浪潮的推动下,一场持续多年的牛市正在拉开序幕。

Matt Hougan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面对越来越多的监管审查,加密货币价格表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弹性。贝莱德旗下iShares最近提交iShares Bitcoin Trust申请文件,可能是新一轮牛市的锦上添花之举。

Hougan表示,“自去年11月FTX崩溃以来,(加密货币)价格实际上一直在上涨。现在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在此问题上表态,表示比特币很重要,这是机构投资者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希望拥有的资产。我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加密货币的新时代。我称之为‘加密货币的主流时代’。我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刚刚开始而且为期多年的牛市。”[2023/6/26 21:59:46]

其实还有很多项目,比如腾讯区块链当中涉及到商品溯源、供应链金融类项目也都是一样的,普通的个人不会有事没事去做商品溯源,也不会涉及到供应链金融,所以不管这两个项目发展的多么好,普通人都会无感。

马斯克:将数字支付整合到Twitter中是“有意义的”:金色财经消息,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表示,将数字支付整合到Twitter中是“有意义的”。Musk说“在这一点上,货币基本上是数字化的,而且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将支付整合到Twitter中是有意义的,往来汇款会很容易”。

Twitter已经开始涉足加密货币,2021年增加了比特币打赏功能,并在今年年初添加了对以太坊小费的支持。Twitter还成为第一家尝试支付处理器Stripe新程序的公司,该公司在4月宣布了一项通过Polygon在USDC中进行支付的功能。[2022/6/17 4:33:10]

二、海量用户与海量资产

说到这里,我想起长铗曾经说过的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也许区块链的杀手级DAPP可能不在于海量用户,而是海量资产。

这个观点传出来后,当时是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的评论都是这样的:

没有海量的用户,哪里来的海量的资产?

这是明摆着给自己的比原链打广告来着;

Kevin O’Leary:大部分资本投资来自主权基金和养老基金,但对加密货币的分配目前仍基本为零:金色财经报道,2022年1月发布的桥水研究报告称:我们认为比特币的流动性约为美国股票的 1.4%,这将需要在流动性组合中持有小得多的资本头寸,但其高波动性意味着以美元计算的相对较小的配置仍然会在风险调整的基础上提供有意义的敞口。上个月末,Shark Tank的Kevin O’Leary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世界上的大部分资本投资来自主权基金和养老基金,并表示他们对加密货币的分配目前仍基本为零,直到他们采用,机构金融才真正进入了加密领域。这种市场投降是投资者领先趋势的机会。O'Leary 建议在基金真正开始将 1% 的持股转移到比特币之前做多加密货币。

O'Leary预计,当市场发现比特币的价格实际上正在发生时,比特币的价格将在一夜之间翻倍。他认为这将在2023年1月或2023年2月发生。[2022/8/1 2:50:09]

这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定义,基本可以忽略。

唾弃人民的Dapp,必将受到人民的唾弃。

Bankless:Q2以太坊网络交易费用跌超三分之一:7月11日消息,据Bankless最新发布的《以太坊现状报告——2022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由于4月至6月期间加密市场低迷,以太坊网络交易费用在二季度下降了33.4%——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19.1亿美元下降到12.8亿美元。

此外,二季度以太坊日均活跃地址下降20.6%,链上锁仓量从一季度的594.2亿美元下降到342.1亿美元,跌幅达到42.4%;链上DEX现货交易量从一季度的3505.4亿美元跌至3191.3亿美元,跌幅为9%。[2022/7/11 2:04:43]

其实你把长铗这句话放到本文讨论的范畴再来思考,你会发现还是挺有道理的。

海量用户与海量资产的区别,本质上讲也就是ToC还是ToB的区别。

比如说供应链金融业务,一条供应链上涉及到的企业也许就那么三五家,或者多一点十家二十家,涉及到的具体的用户也不会太多,但是其中涉及到的资金可能是百亿、千亿、上万亿的资金。

如果用某一条区块链来承载这个业务,那么即使这条区块链使用的人不多,但是它也可能会成功存活下去,因为虽然使用的人不多,但是使用的资金量足够大。

三、USDT

如果说供应链离我们还比较遥远的话,我们还可以再想想USDT的例子,市场上有这样的说法:“得USDT者得天下”,“一个USDT可以养活一条公链”。

以以太坊为例,虽然以太坊曾经被誉为“区块链第一公链”,势头与比特币并驾齐驱,但是后来随着ICO的偃旗息鼓,用以太坊进行融资的需求基本消失,所以以太坊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后来人们甚至一度怀疑以太坊成为空气币,怀疑它会不会就此一蹶不振下去。

但是前一段时间以太坊又活跃了起来,并且由于交易过于活跃导致以太坊网络都开始拥堵了,原因就在于USDT发行的ERC20版本火了起来,ERC20版本的USDT从性能上可以碾压Omni版本的USDT,所以大家都开始纷纷转向以太坊版本的USDT来转帐和交易。

用上面的说法,虽然你对ETH没什么需求,但是你对ETH上的USDT有需求,这时ETH上承载的主要是海量资产,而不是海量用户,而这就已经足够让ETH焕发生机了。

波场的孙宇晨很明显是看懂了这点,他最近在猛推Trx-USDT,也就是波场版本的USDT,目前已经发行了5亿多美元,近期的目标是发行10亿美元。据说波场上的USDT转帐无手续费,到帐时间短,性能据说比ERC20版本的USDT还优秀,如果真的能够发行到10亿美元,而且真正被市场用起来的话,你会发现虽然你对波场DAPP没有任何需求,但是波场仍然能够存活下去,而且搞不好还越活越好,好到没有人再说波场是空气币,因为虽然没有海量的用户,但是它上面承载着海量的资金。

四、从价值角度

我们经常说互联网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区块链是用来传递价值的。价值这个东西跟信息不一样,信息比较简单,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每个人都能够生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价值,当然这里说到的价值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而不是哲学意义上价值。

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平时可能也就是上上班,回回家带带小孩,平时出去看看电影、购购物,基本上是没机会接触到金融、商业这些东西的,也是没机会产生现金流,搞资产证券化这些东西的,说直接点就是绝大部分人是产生不了价值的,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够产生价值。

之前流行过一段时间的所谓的“IDO”,也就是把个人的权益通证化。比如说某位球星的合同和收入的通证化,比如说某个歌手把自己唱片收入进行通证化,比如说某位名人把自己的会客时间进行通证化等等。

你会发现都是名人的通证化,而不是普通人的通证化,这是什么原因呢?很简单嘛,一般只有名人才能产生价值,普通人产生不了什么价值。我们生活当中可能也就那么1%的人能够产生价值,能够创造价值,值得证券化。

从这个角度来讲,既然区块链是用来做价值传递,普通人又产生不了价值,那区块链也许本来就不是以个人的参与为主,也就是说最主要的方向应该是ToB的,而不是ToC的,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也许会生动一些。

五、从风险角度

当然,并不是说区块链不能ToC,区块链当然是可以ToC的,比如数字货币支付就是ToC,数字货币交易就是ToC,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用到。事实上,所有的ToB业务归根到底最终也都是ToC。

但是,所有的数字货币ToC业务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金融风险的问题。当涉及到数字货币支付的时候,存在洗黑钱、偷税漏税的问题;当涉及到数字货币融资的时候,存在非法集资和这些问题,有很多区块链项目的融资额都比较大,上亿美元、10亿美元、甚至还有40亿美元的,无数个家庭的血汗钱才拼凑出这么一个项目,如果这个项目失败或者归零的话,不知道有多少个家庭损失惨重,严重的时候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我想国家之所以对数字货币融资一刀切,把所有的数字货币交易所都迁出国外,对它进行这么严苛的政策打击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数字货币凡是涉及到ToC业务,都应该非常谨慎,都应该存在一个筛选过程,比如说有这种合格投资人制度,必须资产达到几百万,或者有过几年投资经验的人才可以参与,或者至少先签一个风险警示书。

其实你看这次习总书记的演讲,里面提到的绝大多数都是赋能实体经济,都是ToB业务,ToC业务提到的比较少。不是不能ToC,而是ToC需要强监管的介入,需要先把法制环境建设起来。

金融的底层逻辑是风险与收益匹配,普通人没有那么强的抵抗风险的能力,他们也许不应该承受这么大的波动。大部分的Token需要融资的时候,应该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融资即ToB端融资,如果是ToC端的融资,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核才行。

六、结语

区块链天然有着ToB基因,更适合ToB业务;

ToB业务的落地也是落地;

所有的ToB业务最终也都是ToC的;

ToB也好,ToC也好,只要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就是好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4:18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