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区块链入门 | 关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10个常见误解

来源|Medium

翻译|头等仓

本文针对币圈新手,聊一聊关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10个常见误解。

误解1?区块链需要加密货币才能发挥作用。

大多数加密货币依赖区块链技术,但是,在没有加密货币的情况下,区块链也可以发挥作用。加密货币是区块链技术的一种应用。

误解2?记录在区块链上的交易是不可篡改的。

谢平:疫情为金融科技发展奠定基础,体现在区块链金融应用项目开始落地:3月30日,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发起的“北京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线成功举办,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谢平认为,疫情没有阻止金融科技的发展,反而促进了个人大数据整合和线上办公的应用,为今后金融科技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具体主要体现在包括:区块链金融应用项目开始落地,中国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和外管局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运行良好;北京金融科技监管沙箱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其核心是如何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市场准入政策进行衔接。(新浪财经)[2020/4/1]

区块链的设计具有抗审查性和安全性。区块链的透明性使网络,并且易于跟踪,但是在没有互相通信的情况下,极难确保区块链的安全性。一些区块链可能容易受到51%攻击。

声音 | INE熊羽睿:对少数区块链先行者勾结资本操控“行情”感觉寒心:12月6日消息,INE熊羽睿表示,对少数区块链先行者勾结资本操控“行情”感觉寒心,数字资产和区块链精神是一次伟大创新,不幸的是率先掌握规则的少数先行者和一些投机资本一起摧毁区块链精神,使人们对于区块链和数字资产的美好期望,变得浑浊。要警惕那些随意分叉、发新和抛弃社区的主导者,都是不负责任的。[2018/12/6]

误解3?区块链技术仅适用于去中心化的公共分布式数据。

事实:区块链可以是公共的,私有的甚至是混合的。并非所有区块链都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公司和组织可以拥有自己的相对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实现内部特定用途。

动态 | ConsenSys Academy与Coursera合作提供基础区块链课程:据ETHNews消息,ConsenSys Academy与Coursera近日宣布将合作提供基础区块链课程,课程通过 Coursera 在线提供,不需要学科基础,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课程将持续五周, 每周上课时间约为三小时,完成后学员将获得 Coursera 和 ConsenSys 学院的证书。[2018/9/6]

误解4?分布式账本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相同。

事实:区块链技术是DLT的子类别。分布式账本技术下有几种不同的类别,区块链就是其中之一。

(头等仓注:分布式账本技术,简称DLT。指的是一种不需要被任何中心化主体存储或者确认的数据记录方式。分布式账本最突出的特征是其不由任何单个机构或个人维护,而是由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单独构建和记录。分布式记账通常被用作金融和政府领域。

区块链技术是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一种形式,是一个由去中心化网络中,基于公式算法而达成的不可篡改的的账本。通过加密数字签名,并用”账本“将记录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链条,这就是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不同。)

误解5?每个行业都可以从采用区块链技术中受益。

事实:尽管许多行业可以将数据传输和存储到安全的区块链中,并从中受益,并提高许多企业的运营效率,并实现问责制。但是并非每个行业都能从区块链中获得显着改善,并非每个用例都适合采用区块链技术。比如说物联网,如果只是需要实现物联网的自动化,就没有必要使用区块链,可以采用一个可信方来替代。

误解6?区块链消除了中间方。

事实:并非总是如此。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就点对点数字货币的交易/转移而言,区块链可以消除传统的中间方,但在其他行业中,即使利用了区块链,仍需要中介。例如,在物流中,在区块链下运行的自动强制执行的智能合约仍要依赖中介机构的外部支持,从而发挥作用。

误解7?区块链是唯一的点对点分布式账本技术解决方案。

事实:还有其他类似的技术也在开发中,利用分散的P2P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类似的最终目标。一个例子是IOTA,这个点对点DLT使用Tangle而非区块链。

误解8?部署智能合约需要代币。

事实:智能合约只需要区块链网络即可部署和自我执行。一些区块链网络以代币形式收取交易费进行部署智能合约,但是,并非所有智能合约都需要手续费。

误解9加密货币无法追踪。

事实:大多数加密货币都在公链上运行,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人都可以随时获取交易数据。从本质上讲,这意味着可以使用区块链浏览器轻松地追踪大多数加密货币,还可以对交易数据和钱包地址进行索引。但是匿名币在大多数情况下几乎是无法追踪的。

误解10所有加密货币都具有稀缺性。

事实:并非总是如此。一些加密货币的最大流通量为2100万个比特币,而其他加密货币则没有最大流通量。某些加密货币的供应可能会越来越稀缺,而其他加密货币的供应量根据不同的发行机制可能会不断增加,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2:99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