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巴比特专栏 | 区块链创业,必须知道哪个文件?

距离2019年1月10日快一年了,当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并于今年2月15日起施行。各地的备案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今天重新一起学习区块链信息规定,以期能够让更多地朋友真正步入区块链创业的正规,合规合法经营。

文章脉络:

1.谁将受到文件的约束;

2.谁是真正的监管机关;

3.备案细节及行政处罚。

谁将受到文件的约束

区块链信息规定规制“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和“区块链信息服务使用者”。

企业区块链联盟R3推出新计算平台Conclave:2月11日消息,企业区块链联盟R3已推出一个名为Conclave的新计算平台。该平台可以处理敏感的业务数据同时保持机密性。(CoinDesk )[2021/2/11 19:33:24]

所谓“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向社会公众提供区块链信息服务的主体或者节点,以及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的主体提供技术支持的机构或者组织。同时,所谓“区块链信息服务使用者”是指适用区块链信息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

两者皆应遵守区块链信息规定的相关要求,前者积极备案;后者守法行事。

律师观点:企业区块链需要建立清晰的治理结构避免不确定性:全球律师事务所DLA Piper合伙人Mark Radcliffe认为,区块链这个行业很吸引对权威持怀疑态度、高度个人主义的人。然而,他相信协作框架对于区块链实现和代币化的成功至关重要,就像开源软件一样。他表示,如果企业正在考虑利用区块链来提高业务效率,那么设计一个风险和规则明确的治理结构以避免新技术的不确定性是很重要的。(Cointelegraph)[2020/7/27]

我们再来与诸位一起复习,什么是“区块链信息服务”这个核心概念。根据区块链信息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区块链信息服务”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或者系统,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可见,目前国内区块链相关的创业项目基本全部归入本文件的规制范围。

报告:万人以上企业区块链人才需求大:2019年参与招聘区块链岗位的企业中,规模在499人以下企业占比高达七成,其中企业规模在100—499人区间的中型企招聘业数最多,占比达36.7%。在2019年,企业规模在千人以上、万人以上的大型企业招聘需求呈现上涨趋势。这些大型企业主要以互联网巨头、上市公司等为主,比如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在2019年新增了多个区块链相关岗位,多数来自其区块链业务部,人才缺口较大。另外,在2019年,大量的上市公司也开始向区块链人才伸出“橄榄枝”,比如仅在2019年10月,就有2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区块链人才招聘的相关需求。(互链脉搏)[2020/3/18]

谁是真正的监管机关

动态 | 研究报告:90%的企业区块链平台需要在18个月内更换以保持竞争力:据Information-age报道,研究机构Gartner在报告中表示,到2021年,目前90%的企业区块链平台实现将需要在18个月内更换,以保持竞争力、安全性和避免被淘汰。区块链平台是新兴的平台,在某些情况下,它与核心区块链技术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许多首席信息官高估了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帮助其实现业务目标的能力和短期利益,因此在评估区块链平台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的产品时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期望。[2019/6/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统筹全国区块链信息服务的监管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划内区块链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同时,各地兴起区块链行业自律组织,鼓励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制度和行业标准,提高区块链信息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目前,自律组织的声音还不够大,前些年创立的“可信区块链联盟”等相对活跃,但其主要从事区块链项目的技术测评等活动;另外,各大高校也有区块链项目的民间自发联盟,还是以培训、交流为主,并未实现真正的行业凝聚力。

根据区块链信息规定第八条的规定,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对区块链信息服务使用者进行基于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号码或者移动电话号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用户不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的,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而《网络安全法》的具体执行机关是各地网警,因此,机关也是“实质”的监管机关之一。

这里我们提出一个隐忧,正式因为区块链平台的匿名性,才有众多fans痴迷其中,一旦要求全部实名,根据传统区块链技术是要全网公布的,岂不是泄露的公民的个人信息及隐私,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权衡解决。

备案细节及行政处罚

备案的具体流程:

持工商执照;

开业前,提前20个工作日到国家、省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提交备案材料;材料齐全的,应当在20个工作日之内予以备案并公示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上,不予备案的,20个工作日内通知备案人并予以说明;

至少提前10个工作日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填报信息”;

如有变更信息,提前5个工作日到备案管理系统更改;

备案成功后,备案人应当在其对外提供服务的互联网站、APP显著位置标明备案号;

监管机关定期检查备案信息,确保未被篡改等。

行政处罚:

罚款5000-3万元:安全管理职责没有落实到位;没有应急处理违法内容的发布等;无平台公约;开放新产品应用未进行安全评估;变更项目未备案;未公示备案号;存在信息安全隐患;记录备份少于6个月;不接受监管机关检查。

罚款2万-3万元: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罚款1万-3万:未按照规定履行备案手续或填报虚假信息。

写在最后

我们再补充一个知识点:关于区块链信息规定所涉及的“安全评估”,目前是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建立了完善体系,具备已获认可的测评机构。区块链创业项目可通过其认可的测评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具体依据的规定是《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并通过“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提交安全自评估报告。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3:12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