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观点分析丨staking类项目的瓶颈问题及出路

2019年,区块链技术引发主流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staking类型的项目逐渐成为近来加密货币市场上最热门的话题。

staking的意思就是“权益质押”,它是指在PoS或DPoS的共识机制下,代币持有人可以通过抵押代币的方式,从项目方获取代币收益。在staking类型的项目中,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加密资产抵押锁仓赚币。

观点:MicroStrategy等机构入场或影响市场公平性:AMBcrypto今日刊文称,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像MicroStrategy这样的机构进入比特币现货市场或衍生品交易所会导致激烈的竞争和争取利润最大化的竞争。MicroStrategy选择持有比特币作为储备,其他机构可能选择提供比特币作为替代投资,并在交易所进行交易。如果机构开始在BitMEX和其他衍生品交易所做空比特币,它们将在现货交易所有足够的资金,以在结算短期合约之前大幅改变订单簿中的价格。当鲸鱼或机构将资金从交易所转进或转出时,会对价格产生直接影响,散户几乎不可能与机构竞争。鲸鱼和机构有相似的动机,因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不仅仅是支持或推动比特币的采用。因此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机构有足够的资金来影响价格趋势,游戏从一开始是否公平。[2020/9/28]

但是现在在币圈玩staking的项目,其实都在面临几个瓶颈问题:

观点:面对诸多挑战 BTC仍保持强大的韧劲:比特币发展过程中,许多事件都对其产生了负面影响。尽管如此,比特币仍然保持着难以置信的强劲状态。加密分析师PlanB指出,比特币面临多次挑战:2017年CME期货推出及FOMO浪潮、2018年美国政府打击ICO、2018年ETF挣扎、2018年BCH分叉、2019年Bakkt期货和2020年新冠疫情。面对这些挑战,比特币显示出了其强大的韧劲。(NewsBTC)[2020/6/9]

1、新增用户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链上的项目来说,不断的获取新的用户是项目发展的基础,但是大家也要看到,在已经持续运行了一段时间的staking类型的项目中,新用户增量是一个持续放缓的过程。而且很多项目的存量用户活跃性也不高,并且有流失的风险,所以如何保证用户规模的增量是一个非常大问题。

声音 | BM 关于 RAM 观点今日总结:据 IMEOS 总结 BM 在 RAM 电报群发表言论总结如下:

1.BM 表示可以通过调整一些 bancor 的参数来减少 RAM 市场的波动。他们也在对磁盘分页性能进行基准测试。目前他本人在致力于降低价格和增加供应,当然,这是在保持基于市场定价的条件下。今天也测试了 bancor ,对当前的代码进行大量的检查。

2.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在恐慌的抛售中获利。

3.对于像在 otcbtc.com 平台上的备用 eosram 市场的看法是:他们的流通性会减少。

4.减少 RAM 市场波动的做法:BM 团队将会发布一份提案供社区参考。提案中会包括使用新高性能的 SSD 扩容物理 RAM 的计划。如果该方案可行,那么内存价格会更加便宜。

5.BM 同意目前的 RAM 市场是一个 “真正自由” 的市场:稳定,小幅波动,可持续增长。RAM 的供应由社区推选的出块节点把控,所以最终的控制权还是在持币者手中。

6.人为造成的稀缺和保护 RAM 价格并不是方案的目标。RAM 不是一种可以投机的 Token。它的价格只受供需驱动。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在价格上做推测,但是 RAM 持有者唯一拥有的是合约中的存储空间。[2018/7/4]

项目方也会利用币价的反弹做一些营销工作,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项目的用户,很多就是来薅羊毛的,币价消退后,对于项目而言,也很难沉淀下来太多的真实用户,转化率有限。

2、红利期已过&币价滞涨

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对于新增用户而言,项目红利期已过,币价滞涨,新增用户的收益微乎其微,如果要锁仓的话,还要承担间接接盘的风险,所以很多新增用户并不愿意在二级市场购买代币并锁仓,与其锁仓还不如零撸,如果不能零撸就换一个项目撸,这都是很多人正常的想法。

另外,在大多数staking的激励模型中,存量用户的锁仓收益率是持续降低的,拉新乏力也会动摇存量用户的信心,毕竟信仰不是光靠说说就能实现的。

所以如何动态调整收益预期处于合理的水平,能够有效促进生态的粘性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3、消费场景缺乏,代币流动性不足

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目前的项目方所发行的代币,普遍缺乏有效消费场景。每个项目每天都会释放大量的代币投放给生态,用户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挖矿”来获得代币,所以市场中代币的供给量是在持续增加的。但是目前有效的消费场景却非常罕见,很多尝试性的场景都是无效的,并不能有效的刺激代币流通。

所以,代币流动性不足,缺乏交易深度,没有形成一个健康的交易环境。如何有效调整代币的供需关系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很多项目都是大量的投放代币,刺激生态中用户的赚币欲望,通过分布式持有,来强化共识。这种思路导致供应端已经非常流畅了,所以市场变成了一个供严重大于求的市场,因为staking,才没有导致崩盘,而大家staking的逻辑基础是这个币会在未来飞起来。

增值预期是唯一的稻草,如果哪一天,这种预期不在了呢?共识一旦松动,那么项目会怎么样,估计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

所以,对于staking类型的项目而言,“消费场景的快速引入,并且验证其有效性”是唯一可行的出路。staking项目必须要能尽快的提供虚拟服务或者与实体经济进行关联,建立合理的消费场景,保证代币能够流通起来,改变现在这种呆滞的供需关系。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2:40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