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区块链应用再下一城 上海法院试点运用区块链技术存证庭审记录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原题《运用区块链、时间叠加等数据存证技术上海法院试点庭审记录改革》

作者:

巨云鹏

23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通知,在上海10家法院开展庭审记录改革试点,试点从今年4月1日开始,为期6个月。

声音 | 毕马威王大鹏:“区块链+”有望成为下阶段金融科技发展推动力:11月17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王大鹏17日在北京举办的一场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当前,中国金融科技持续向纵深发展,不过,以需求推动的金融科技创新,如移动支付的爆炸式的发展将难以再现。王大鹏指出,下阶段的金融科技发展将呈现由“供给”推动的、水到渠成式的发展。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区块链+”有望成为下阶段金融科技发展推动力。[2019/11/17]

通知明确,庭审录音录像、智能语音识别同步转换文字记录和传统纸质笔录等,都是记录法庭审理活动的有效载体。试点法院可结合当事人和办案人员的司法服务需求、信息技术设施设备条件等实际情况,在各类试点案件、试点事项中视情选择或组合使用。当事人同意且具备条件的,应优先选择运用录音录像替代庭审笔录。

动态 | 广东省电子信息行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成立:据中新社消息,广东省电子信息行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在广州正式成立。广东省电子信息行业协会联合广电运通、致链科技、中山大学等多个单位,发起成立了广东省电子信息行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该专委会将致力于通过搭建统一平台,汇聚各方力量,联合开展区块链技术、标准和产业研究,共同探索区块链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推进技术、产业与应用研发,建立常态化的互动合作机制,推动区块链产业在广东的发展。[2018/10/10]

使用录音录像替代庭审笔录的,法院应通过开庭传票、开庭通知或受理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参加诉讼通知书等方式,事先书面告知当事人。在庭审开始时,应再次口头告知,询问当事人是否同意。在法庭最后陈述阶段,法院应再次提示当事人是否需要纠正或补充已经录音录像的事实陈述和法律意见。当事人同意庭审录音录像替代庭审笔录的,无正当理由不得反悔。

动态 | NEM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推出区块链中心 投资总额达1亿澳元:据ethereumworldnews消息,NEM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推出区块链中心,总金额达1亿澳元(约合7431.08万美元)。[2018/7/16]

通知要求,试点法院应当使用统一的内嵌有智能语音识别转换功能的庭审系统进行录音录像,使用专门设备在线、离线存储及备份庭审录音录像数据。未经法院许可,任何人不得删除、迁移、复制庭审录音录像。

同时,试点法院应确保庭审录音录像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试点期间,采取区块链、时间叠加等数据存证技术,运用内嵌有智能语音识别转换功能的庭审系统自动记录录音录像及同步识别转换文字材料的起止时间、有无中断、文件大小、区块链数据等信息。

庭审结束时,应当场自动检测庭审录音录像的完整性,自动生成《庭审录音录像文件元数据记录》,并由各方诉讼参与人签名后入卷归档。拒绝签名的,法官和负责庭审录音录像的人员应在《庭审录音录像文件元数据记录》上记明情况附卷。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2:75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