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肖风:金融智能化资管行业认知颠覆,区块链构建下一阶段“生态效应”

作者:曹明明本力

来源:北大金融评论杂志

编者注:原标题为《肖风:金融智能化资管行业的认知颠覆》

金融智能化一个很重要应用领域是资产管理行业。近年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给资管行业的投资方法、组织架构等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这个背景下,通联数据董事长、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兼CEO肖风接受了《北大金融评论》专访,他认为,新技术带来了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巨大变化,从过去追求“规模效应”变成追求“网络效应”,而未来,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则会带来“生态效应”。在金融智能化时代,资管行业“要么追求极致的贝塔,要么追求极致的阿尔法,中间的公司会逐渐没有市场”。未来是不确定的,“要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东西”。

资管行业未来会分化为两个极端

《北大金融评论》:您的投资框架和理念在人工智能时代是否面临挑战?您有什么样的思考?

肖风:进入到信息社会之后,科技的确带来了根本性的革命。2012年离开博时基金后,我筹办了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叫通联数据。做这家公司就是想试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会对投资带来什么影响。到2015年,我们收购了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浙商基金。之后真正开始在AI赋能投资方面进行一些探索,我们在整个行业里树立的品牌就是AI+HI(HumanIntelligence)。过去2年,我们真正开始由AI+人去管理基金组合,在波动率更平稳的基础上,业绩表现良好。

人工智能技术会对我们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比如,浙商基金中我们现在有接近500个算法模型,可以看成是500个机器人在帮助我们分析投资市场上500个各方面的问题。再加上浙商基金的100人,你也可以说浙商基金是有600个员工的基金公司。

元宇宙基础设施平台Ethanim与日本链游Mechaverse War达成深度战略合作:3月14日消息,元宇宙基础设施平台Ethanim与日本链游项目元宇宙机甲征服游戏Mechaverse War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在元宇宙底层技术、链游开发和生态建设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共同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Mechaverse War旨在打造世界上第一个Metaverse的实时战略机甲征服游戏平台。(prnewswire)[2022/3/14 13:55:51]

《北大金融评论》:这些算法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具体来说,如何帮助你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处理数据的效率?

肖风:我们从谷歌的AlphaGo得到启发,人工智能之所以可以用来下围棋,而且下得比人好,是因为围棋边界清晰,游戏规则也很清晰。如果边界清晰,问题提得足够细,机器算法就可以发挥作用。但问题是,股票市场、投资市场的边界极其不清晰,影响因素也非常复杂,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个推特可能影响第二天全球股市波动。如何把人工智能的算法用到投资市场,并起到效果,的确是一个挑战。

我们的解决办法是,把问题拆细,把投资市场上的问题一个一个拆开,一层一层剥,剥到边界足够清晰,规则也明确时,再把它做成算法,让机器来接手,这样,人工智能就能发挥长处。我们花了3年多的时间来做这件事,现在还在不断地拆问题,然后训练、优化算法。接下来一、二年,我们会继续把问题拆到1000多个,相当于公司有1000多个机器人在帮忙,赋能我们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人。总之,技术对我们的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经理、研究员、基金管理带来巨大改变,我们现在已经看到这个趋势,也尝到甜头,相信未来这个领域会发生更大的改变。

于佳宁:元宇宙的普及将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加速深度融合:火大教育校长于佳宁指出,元宇宙成为新一轮全球数字创新竞争高地。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互联网迭代升级的大幕就此拉开。于佳宁认为,未来,元宇宙的普及将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加速深度融合,区块链等各类技术价值也将在赋能实体产业中逐步显现,实现新商业模式,重构分配模式,再造组织形态,重塑产业关系。(上海证券报)[2021/12/4 12:50:23]

《北大金融评论》:区块链也是有可能带来改变的新兴技术,它会对智能金融时代带来什么变化?

肖风:人工智能的算法需要有海量的数据,数据越多越好。但获取数据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数据的主权到底归谁?数据隐私有没有得到妥善保护?AI要继续发展,必须解决数据确权和数据隐私保护的问题,区块链恰恰能在这两方面为AI提供帮助。

此外,如果数据可以被改动,那对AI算法的训练就会存在问题。区块链是一个不可篡改、不可撤销的数据库。用区块链作为数据库可以打造一个可信的AI计算平台。

《北大金融评论》: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领军人物,您觉得在智能化时代,资管行业未来格局会发生什么变化?

肖风:我觉得未来资管行业会往两方面走:要么追求极致的贝塔,要么追求极致的阿尔法,中间的公司会逐渐没有市场。

具体说,这个行业也会分化为两个极端,一类是用了新科技,机器人加上人工来做整个市场。另外一类就是极致地走向深度研究,把人的能动性发挥彻底,就像巴菲特那样仔细研究基本面,看更长期的周期。

现场 | 大汉软件房迎:面向政府服务的区块链需要深度场景挖掘:金色财经现场报道,9月25日下午,外滩大会区块链产业峰会在上海开幕。在《区块链生态上的公共服务体系》圆桌论坛上,大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房迎指出,在政务数字化的环节中,特别是数字化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部门之间的数字壁垒、数据的过分共享等问题。另外,面向政府服务的区块链,需要深度场景挖掘,还有一段路要走。[2020/9/25]

但是,在中间阶段的这些既没有深厚的基本面研究能力,又不具备科技的赋能,在市场上生存就比较难,比如,被动投资完全可以被AI取代。虽然现在收费已经很低了,但将来会更低,低到基本上人不能再去干这件事。在美国,正在发生的一个大趋势就是交易佣金全免,然后靠财富管理、借贷、顾问、咨询等增值服务来收费。被动投资的管理费率会否也降到趋近于零呢?有这种可能性。

从数字资产角度来技术赋能

《北大金融评论》:数字资产和数字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会对资管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肖风:数字资产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数字化迁徙而产生的新资产类别。数字化把很多东西原子化了。比如有人说比特币不是货币,说它波动太大,没有货币的四大功能。但其实,货币的功能也是逐渐叠加上去的。现在数字化的过程,是一个反向的进化,把货币的支付功能、价值功能、价值标杆等功能拆开,让一种数字货币只代表一个功能,比如可以只做价值收藏不做支付。这是一个原子化的塑造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代码化的过程。

动态 | 无锡市委宣传部:促进区块链等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1月3日,无锡市委宣传部发布文章《无锡产业强市“复兴号”驶向新征程》。文章指出,做优存量主要是加快工业企业的智能化改造,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现有设备智能化改造,推动制造业向更多依靠数据、信息、知识等新型生产要素的增长模式转变。[2020/1/3]

原子化拆细之后不一定是原来货币功能的组合,可能组合出新的功能。就好像允许每个人自己搭积木,搭出很多性质、功能、用途、价值不一样的数字化产物。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对其估值,是投资管理行业面临的问题。当然这是一个未来的话题,我们还有时间逐渐建立评价、估值、投资、组合的一套方法,但这个趋势是存在的。

虽然也有一些业界学界的先行者正在探讨,但这些理论上的框架迄今还没有建立得很好。再给5年时间,我相信投资管理行业会越来越对此有深度的认识。因为我们面对新的科技和新的资产类别时是被动的,首先得有人创造出这些资产类别,然后我们再去关照、分析、投资它。所以现在还属于创造期,对于区块链行业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重要又紧急的事,但对于资产管理行业来说这是一个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北大金融评论》:作为一种新的资产,数字资产对资产估值、组织架构等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声音 | Nick Szabo:比特币利用计算机科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安全:智能合约先驱尼克·萨博(Nick Szabo)发推称:“数字中心化资产的深层安全性较差,它们只能在一个合法稳定的环境中被设计及使用。当地方安全性较强时,房地产和黄金具有更深层次的安全性。信任最小化的比特币利用计算机科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安全。”[2019/8/18]

肖风:新的技术的发展,包括AI、区块链等的发展,带来新的资产类别。比如出现数字货币等十多年前还未出现的资产类别。

带来了新的资产类别的同时,自然就相应产生对这些新资产的新的估值方法。如果用PE、PB、PS、现金流这些方法去估值,可能要等到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完全成熟之后才可投资。但实际上,现金流只是估值方法中的一个工具,进入信息社会之后,不能只看现金流,数据流也会成为估值的一个重要工具。数据流可能不反映在会计报表里,但它会反映在公司的估值中,公司估值并不只是依据会计报表上的数据。

除了数据流,数字化能力的强弱也应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估值指标。比如受这次新冠疫情影响,很多行业纷纷线上化。如果一个公司不具备很强的数字化能力,这家公司是没有未来的。

除了估值上的变化,新科技还带来了生产组织方式的巨大变化。比如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是轻资产,公有区块链项目是无资产、非营利,如何估值?对平台型公司如何估值?公司的组织形式也发生很大变化。原来投资的股票是所有权的交易,债券是收益权的交易,现在在区块链之下使用权也可以单独拎出来交易。比如,Token更多是使用权的交易,拥有Token就拥有网络的使用权。

《北大金融评论》:开放银行以一种新的开源的商业模式使自己的数字资产来获得新的价值,您怎么看?

肖风:关于开放银行,有一个英国作家讲得很好,大意是,银行服务到处都在,就是不在银行。银行具备很多能力,有自己的账户能力、支付能力、风控能力、反能力。银行可以把这些能力以API的方式输出给不同的应用场景,由各应用场景把这种能力包装成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去提供给客户,而不是银行自己以APP的方式直接触达给客户。开放银行就是一个APP变成API的过程。APP是银行的客户端,别人必须下载下来,然后登录去使用银行的服务。但API不同,背后是银行,但是前端面对客户时,是各种应用场景,客户在满足自己随时随地随身随需的金融服务需求时,并不知道自己在和银行打交道。

从APP到API也是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必然趋势,银行作为一种服务,逐渐下沉为基础设施服务运营商,消除物理网点的枷锁,得到的是整个世界。

从“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到“生态效应”

《北大金融评论》:从更宏观的角度看,AI等新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组织方式产生哪些影响?

肖风:新技术带来了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巨大变化。工业经济时代强调的是规模效应,大规模、标准化、流水线生产,以取得成本优势,把一件产品卖给一亿人。

但是到了网络时代,平台经济追求在规模效应上叠加一个“网络效应”,如果说规模效应是加法,那么网络效应是乘法。通过互联网,很多长尾产品、个性化的产品,搜索的成本和购买的成本都大幅下降。这样一来,商家不一定要把一种产品卖给1亿个人,而是可以卖给1亿个人不同的产品。

网络效应比规模效应的估值翻了几番,在工业经济时代全球做得最好的企业也就是5千亿美元上下的估值。而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好几家都到了万亿美元的市值。

《北大金融评论》:在“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之后,未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能带来什么新的效应?

肖风:我觉得下一个阶段的特征是建立在“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之上的“生态效应”,新技术方便我们产生更多、更大范围的“连接”。跟网络效应不同,生态效应互相之间不一定是原来的公司制关系。比如共享经济已经有这样的苗头,但区块链时代走得更远,在区块链世界里已经没有公司这种组织方式了,大家在一起建立生态,以开放的“协会”的方式,以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参与经济活动,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而非股东、公司、董事、员工的组织逻辑。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套对信任背书的算法,可以让陌生人在一起做事情,让交易成本下降,尤其是“网络化+区块链”后,连信任的成本都降到零了,这时公司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公司不存在了,产权保护也就没有必要了,所以在公有区块链上,所有的代码都是开源的。开源之后就带来生态效应,建立起了生态系统。我觉得再有5年、10年的发展,就可以看到比平台效应更高一个级别的生态效应。

《北大金融评论》:您认为区块链对这种“生态效应”还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肖风:区块链技术有一些功能在五、六年前就已经很好用了,比如其分布式记账的不可篡改、可溯源的特点被用来存证,比如食品的溯源等。进一步是用作总账系统,用来做全球的公共事务的治理和管理。公共事务的管理需要多方的参与和大规模的协作,但此前这种协作成本高,信息共享也不太方便。总账系统让参与各方在一个账本上记录各自的信息,实现多方信息穿透、信息共享、信息协同,从而不能作恶。此次,抗“新冠病”期间,已经在开始探讨如何用区块链技术来优化多方参与的大规模社会化协作系统了。

我对区块链用作总账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很乐观,因为习总书记说这次新冠肺炎防疫战是总体战,意思是这是一次公共事务方面的大规模的协作,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到这一点。

《北大金融评论》:也有人担心,虽然区块链上链之后不可以改,但是如何确保上链前的数据真实性?

肖风:首先,如果这些数据就发生在区块链上,那这些数据当然不能被人改动。

第二,如果数据的来源是来源于权威的官方的渠道,比如体育比赛的结果来源于世界杯、欧洲杯的官网,这些数据也是可以完全可信的。

第三,如果把数据从链下搬到区块链链上,还是得有权威机构来确认数据的真实性。比如房产证放到区块链上去,必须得有房管局来证明房子是你的。这一点上,区块链还是要跟现实世界对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3:441ms